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4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政策》2015,(1):52-53
【正】去年以来,黄冈市抢抓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和融入武汉同城化的机遇,创新推进"黄冈·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计划",着力引进科技、人才,促进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已与武汉大学等21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转化落地科研项目41个,86位专家受聘成为市政府智库成员,接收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实习实训2万多人次。多层互动建立市校合作新架构...  相似文献   
22.
2015年12月,湖北省黄冈市公安局在公安部禁毒局、湖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统一指挥下,调集黄冈、罗田市县两级精干警力,联合江苏、广西、山东、湖南等四省区警方统一开展收网行动,成功破获一起特大部督制造制毒物品案,并一举捣毁藏匿于浠水、罗田交界处的制毒窝点。  相似文献   
23.
江凌 《长江论坛》2011,(6):25-29
每个城市的文化因其底蕴不同而各显特色,因而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文化状态。城市文化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当前,培育和确定城市文化精神已成为一种积极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竞争策略。它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把握:一是历史文化传统;二是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与城市文化精神培育;三是市民共识与城市文化精神认同。黄冈的城市文化精神可以定位于"承继先贤,自强不息,敢作敢为,开拓创新",亦或"承继先贤,开拓创新,开放包容,有所作为"等。  相似文献   
24.
《党员生活(武汉)》2011,(11):F0002-F0002
国家重点工程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黄冈长江大桥是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规划的公铁重要过江通道,也是大广北和汉鄂两条高速公路的重要纽带,被誉为我省长江大桥建设的第三座里程碑。大桥主桥为五跨连续钢桁粱斜拉桥,主跨567米,为同类型桥梁世界之最;  相似文献   
25.
《湖北政报》2009,(9):50-50
<正>2009年4月27-28日、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黄冈举行。会议冷静深刻分析了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对2009年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危中寻机,克难奋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6.
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区域能够借以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本。黄冈地区有着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这一基础,足可以在文化产业方面做出较大成绩。本文以该地区的经验为例,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27.
叶青 《世纪行》2015,(4):12-13
<正>2015年4月5日,中国一个普通的清明节,却传来一个不普通的好消息: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意味着中三角正式升格为国家战略,成为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笔者首先想到的是夏振坤先生的一个梦想成真了。早在2004年的一个论坛上,笔者听到夏振坤先生提出"中部江湖三角洲"的概念,即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核心的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为依托的三角经济区。印象  相似文献   
28.
黄冈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是湖北的“东大门”。“黄麻起义”、“千里跃进大别山”等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黄冈的红安县(当时叫黄安)是全国第一“将军县”。  相似文献   
29.
荡荡长江水、巍巍大别山。黄冈,傍长江之滨,处大别山麓。长江,是我们的母亲,大别山是我们的脊梁。作为大别山人,我们祖祖辈辈在这块热土上生活、繁衍、谱写着大别山的辉煌历史,创造着大别山的灿烂文明。今天的大别山,在我们的眼前发展变化;今天的大别山人,在这历史的变迁中巍然挺立,  相似文献   
30.
"一区两带"建设发展战略,是黄冈全方位融入武汉城市圈,面向"十二五"规划谋划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战略,也是对科学发展方式的新探索。本文综合运用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理论,目的是为黄冈"一区两带"建设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的方法,以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产业优化配置,放大区域经济功能优势,实现经济的整体突破,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