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393篇
中国政治   254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八一”南昌起义在中国人民解放军80年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它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人民军队浴血奋战的那段历史不容忘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之际,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当年南昌起义的亲历者彭猗兰。  相似文献   
12.
黄禹康 《党史博采》2007,(10):35-39
在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南昌起义的枪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也正是南昌起义,将当时担任起义总指挥的贺龙与担任起义前委书记的周恩来两人的命运紧紧系在了一起他们出生入死,并肩战斗。他们的交往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他们之间的奠逆之交堪称中国现代革命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  相似文献   
13.
王丰 《台声》2005,(3):45-45
为纪念台湾省人民“二·二八起义”58周年,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于2月25日在京联合举办座谈会。  相似文献   
14.
南昌起义具有无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和伟大的历史意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新阶段,拉开了党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宏大历史序幕。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南昌起义仍然能给我们以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15.
费虹寰 《党史文苑》2012,(16):16-17
今年是八一南昌起义85周年。回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军队诞生、成长、发展和壮大的历史,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壮举,越来越闪耀出夺目的光彩,显示出重大的历史意义。对于八一南昌起义,萧克将军曾经作出过这样的评价:"南昌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不能由此而低估它的伟大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俊 《红岩春秋》2016,(4):12-13
正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1 1月2 0日,四川临时省委拟订了《四川军事运动计划》,2 7日又拟订了《四川暴动计划》,明确提出"以农民暴动为中心,土地革命为目的"。1928年3月,四川省委制定了《春荒暴动行动大纲》,对暴  相似文献   
17.
立夏节起义是在1929年5月6日(农历立夏节),于现安徽省金寨县境内爆发的大规模革命武装起义,这是鄂豫皖边区首次取得全面胜利的起义。由于起义爆发区原属于河南商城县南部,也称商南起义。立夏节起义沉重打击了当地的反动势力,极大地鼓舞了鄂豫皖边区  相似文献   
18.
1927年8月1日发生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地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迈出了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突破性步伐。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转变战略部署的果断决策,是凝聚周恩来等一批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光辉结晶。  相似文献   
19.
彭泽湘是中共早期党员之一。大革命时期,他对湖北地区党的发展,特别是先后在李大钊、陈独秀的直接领导下,在从事国民军和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的军事统战工作中,贡献突出。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后,由于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被开除党籍。此后,他以"党的一个游击小卒"自勉,克服困难,团结进步人士,为反蒋、抗日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特别是在争取傅作义和平起义中,作出了贡献,受到毛泽东的赞扬。  相似文献   
20.
叶剑英元帅的诗词展现了一位革命家兼诗人的高度文学修养,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内涵。本文是本刊老作者袁小伦教授近期访问革命前辈、广州市人民政府原办公厅主任、广州叶剑英史料研究会副会长、诗人李祯荪同志的记录整理稿,内容主要涉及一九五○年叶帅写给著名民主人士丘哲的一首七绝。本文无论是对该诗的文本解读还是与文本相关的故事,均言之成理且颇有新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