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瞭望》2008,(32)
黄金宝:香港之宝为香港扛旗8月3日,香港体育协会暨奥委会会长霍震霆透露,有着亚洲车王和香港之宝美誉的香港著名自行车运动员黄金宝将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香港代表团旗手。今年35岁的黄曾是两届亚运会公路自行车赛冠军,还代表香港队参加过两届奥运会,夺得过几乎所有国际自行车大赛冠军。黄曾于2001年、2004  相似文献   
112.
在中国,常说屈原被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宫刑,才有《史记》……其实,为什么非要让他们受到磨难呢?索尔仁尼琴去世后,众多的杂志和报刊都介绍了这位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13.
1963年1月印尼因反对英国主导下的马来西亚计划而发起"印(尼)马对抗",在国际冷战背景下相关大国陆续介入,其中美国为防止印尼倒向共产主义阵营以及避免因《澳新美安全条约》而卷入军事冲突,在继续对印尼援助的基础上力主由亚洲国家自行调停解决,但美国政府的继续援助措施遭到包括英、澳、新(西兰)、马等国以及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英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在支持马来西亚成立和维护西南太平洋地区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坚决反对印尼的对抗政策;日本在美国支持下积极重返东南亚市场,因此希望该地区保持稳定并提出池田斡旋计划;而苏、中两国从两大阵营对立和反帝反殖角度,分别从物质和舆论方面支持苏加诺的对抗政策。通过对印(尼)马对抗爆发期间大国角力问题的探讨,显示出东南亚地区冲突中所包含的冷战与非殖民化、革命与发展、东西方对抗与地缘政治矛盾等诸多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114.
宋石男 《廉政瞭望》2012,(24):49-49
在老外写的一些历史书上,有很多细节虽真假难辨,但在国内的历史书上,相对稀缺,读来颇有趣味。 1816年,英国第二次派往中国的使者安赫斯特同其前辈马戛尔尼一样,遭遇到厄运,上一次,因为叩头问题,乾隆没有理会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提出的外交及贸易请求,还把后者的礼物堆到厕所里去。  相似文献   
115.
窦畅宇 《学理论》2013,(15):34-35
伟大的思想千古流芳,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尼各马可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经典著作。他综合了古希腊关于道德的两种观点。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观形成的背景、德性观的内涵,核心思想和终极目的等方面加以论述,并针对当今社会存在的德性缺失和道德教育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6.
吴传华 《亚非纵横》2012,(4):7-11,59,61
尼日利亚是非洲的重要国家,传媒业较为发达,与世界各国媒体交流广泛。尼日利亚媒体涉华报道主流正面、积极、有利,为申尼、中非关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尼媒体也出现了一些关于中国和申非关系消极、负面甚至不实的报道。对此,我应与尼媒体携手,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推动中尼媒体交流朝着高水平、深层次、多形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7.
尼印边界问题发端于19世纪初,至今仍然是两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尼印边界问题中最大的问题是纳尔沙伊森林、苏斯塔与卡拉帕尼问题。印度实行积极介入、先易后难、加强安保和以发展促安宁的对尼边界政策,是源于全面控制尼泊尔、遏制东北地区分离主义运动、打击国内纳萨尔运动以及防范中国介入南亚事务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18.
<正>这是一个少数民族的幸福之家:丈夫马学东,回族,现任农一师十三团林牧科科长;妻子古丽尼沙汗,维吾尔族,团场普通职工;两个聪慧漂亮的女儿马尔焉、马依努分别上初中和小学。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个家庭相互交融,共同用爱心创建温馨和谐的家庭港湾。  相似文献   
119.
《法制博览》2008,(5):51-51
公元1793年,清高宗乾隆五十八年,正值康乾盛世的末期。此时,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小事。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携访华团以祝寿为名请求扩大通商。英人不懂中华礼仪,让年迈的乾隆帝深感不爽。但念其为远邦蛮夷,不便计较,御笔一批:“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没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玛受尔尼悖悻而归。  相似文献   
120.
张天潘 《南风窗》2012,(22):96-96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本书对俄国历史上几个典型的知识群体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做了独到的解释,并对两个不同时期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索尔仁尼琴和高尔基进行了个案研究。全书层层剥离,逐步推进,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群体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