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6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自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逐渐形成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基本框架.然而,随着这一倡议的发展和推进,建设“中尼印经济走廊”的必要性逐步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建设这一经济走廊的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建设内容和实施路径,并且对这一经济走廊的潜在风险进行了初步分析.总体而言,中尼印经济走廊具备推进的现实可能,但是要照顾到印度的感受和需求,同时对接尼泊尔和中国西藏的发展需求,以期真正能够达到中尼印三方的发展对接.  相似文献   
42.
2008年8月4日23时45分,当代俄罗斯杰出的作家、政论家、苏联持不同政见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那颗心脏再也不堪重负,在莫斯科的家中,他因心力衰竭在妻子的怀抱里溘然长逝。这位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思想者,折射出时代的光影,浓缩了俄罗斯民族的过去和未来,追抚之下,让人唏嘘感慨。  相似文献   
43.
阿诗玛的诞生——搜集整理《阿诗玛》五十年来的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十年前,彝族撒尼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出版,轰动了全国。正是从这时起,阿诗玛已不仅活在了彝族撒尼人民的心中,而且还活在了世界人民的心中。一部流传在民间的口头文学珍品不但登上了文学殿堂,还享誉中华,斐声世界。她是怎样诞生的?其经久不衰的魅力何在?当年整理者之一的杨知勇教授特为本刊撰文。  相似文献   
44.
在旅游风景区普者黑那些突兀的黛青色的喀斯特孤峰群间,在仿佛从天而降的连片的高原湖泊之畔,有一个彝族撒尼人世代栖息的村寨———仙人洞村,迷人的名字昭示着它的神奇与秀美。  相似文献   
45.
"9·30事件"与约翰逊政府的印尼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5年“9·30事件”前后,约翰逊政府通过培植与以陆军为首的印尼军人集团以及军人政权的特殊关系力图影响乃至操纵印尼的国内政治和对外政策走向,从而深刻地介入印尼的内部事务。对印尼陆军的政策构成了美国印尼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6.
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是俄罗斯当代的伟大作家。他的作品直接与社会和人民大众的感受相通,充满了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恳挚深切的人道关怀。在中国今天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面前,以索尔仁尼琴及其创作来观照中国当代文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7.
《尼各马可伦理学》与《论语》引领人追求至善。"行为中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善"代表了善的理念或理想到行为的善之间的现实落差。两本中西方的伦理学元典中都包含着普通人的道德限域。对有限者而言,从道德意愿到付诸道德行为,再到形成道德意志从而树立起道德自觉,这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人如何建立并保持道德自觉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关乎人幸福生活的获得和社会的道德建构。通过比较研究,查探《尼各马可伦理学》与《论语》中关于普通个体如何建构自身的道德人格,从个体而非整体的角度面对现代伦理道德虚无主义的挑战,在虚无后的"剩余物"上寻找建构道德自觉的可能。  相似文献   
48.
郑宸 《友声》2014,(3):21-22
<正>在俄罗斯的广袤土地上,有一个美丽富饶的自治共和国,那里生活着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也是俄罗斯第二大少数民族—鞑靼族,这便是伏尔加河沿岸的明珠—鞑靼斯坦共和国。4月15日至17日,应全国友协邀请,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明尼哈诺夫率自己作为共和国总统以来最大规模代表团访华,来到北京和乌鲁木齐进行了一次推动友谊与合作的访问。中共中央政治局  相似文献   
49.
有一种追求,是生命的延伸,它辐射出人性最灿烂的光辉,照亮了人类理想的道路,使人类从低级向高级不断繁衍进化,正因为有了这个追求,人类的善与美一直为世人所颂扬——这个追求就是正义。正义的思想和观念源远流长,正如查士丁尼在他钦定的《法学阶梯》中所指出的“: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千百年来,为了这个追求,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不怕流血牺牲,一些人倒下了,一些人又站了起来,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始终孜孜不倦,从未停止。从追求正义到追求法治,是中国现代文明史上的一大突破,它让人们的灵魂得到了升…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