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25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184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67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36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Typologies are ubiquitous in terrorism studies, illustrating their continued appeal as a tool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form of political violence. Despite this, to date, the promise of an empirically derived typology has largely been neglected. In addressing this gap, this article sets out a typology developed from Social Movement Theory. Using a novel statistical technique to derive a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for categorising militant groups, the typology incorporates both organis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ider political context. The result is a typology defined by three conceptual constructs: political capacity, war-making capacity, and network capacity. Alongside these organisational features, imposing measures of the wider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reveals eight types of militant organisation. To explore the utility of the framework, a preliminary analysis interprets the typology in light of the presence of wider conflict. That a robust relationship is found between the various types and whether groups were operating in peacetime, civil war, or low-intensity conflict, goes some way to demonstrating its utility as an analytical tool. Conclusions draw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ualising militant groups in their socio-political setting, and the benefits of combining theory alongside empirical analysis to develop robust characterisations of violent organisations.  相似文献   
262.
学报编辑出版中差错产生主要是系统差错,究其原因,个别编辑的素质不高,缺乏责任心;编辑部内部管理不严,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出版印刷系统的人员岗位不稳定,频繁调动等因素。学报编辑出版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研究的核心是系统的控制问题。学报编辑出版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控制过程。应用控制论中的最小概率原理、最短路线、互补原理、封闭原理来减少系统差错,其方法与途径是抓好工程质量,提高系统素质;全面统筹规划,优化系统功能;健全规章制度,保证系统正常;搞好检查调整,增强系统活力。  相似文献   
263.
刑法刑事政策化之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刑事政策化是指在刑事立法、司法以及刑法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考量刑事政策因素之影响,并将其作为现行刑法的价值导向、评价标准和目标指引。刑法刑事政策化在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和司法领域日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刑法刑事政策化思想背后有其重要的犯罪学和刑法学的理论基础。刑法刑事政策化的理论根据主要包括犯罪相对论、刑罚有限论、刑法机能主义及谦抑主义。  相似文献   
264.
依据原型范畴理论,V—ed(英语过去时)分别表过去、表虚拟和表口气委婉的三种不同用法是得益于隐喻概念的形成和使用的,其认知理据为空间上的距离通过人的隐喻认知机制分别被隐喻到时间域、事物或事件的真假性概念和心理认知域。在语法教学中,可以充分应用原型范畴理论。  相似文献   
265.
与西方国家略有不同,我国的仇恨犯罪并非由宗教差异及宗族歧视等极端的社会矛盾引发,而是源于普通的社会矛盾。在仇恨犯罪发生之前,行为人往往处于冲突当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行为人将冲突理解为偏见、歧视、侮辱、嫉妒等。受这种心理状态的影响,行为人产生仇恨情绪,再加上我国传统复仇文化的刺激以及正当复仇途径受阻,最终导致了仇恨犯罪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为人与被害人的不良互动是触发仇恨犯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6.
警民关系是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中要处理的最重要的一项公共关系,其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近年来警民冲突事件屡见报端,原因主要在于社会、政府、群众与公安队伍自身四个方面。从善治理论的视角分析,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有三路径选择,应提倡由公安机关主导的群众参与式社会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67.
268.
袁中华 《法学研究》2014,36(6):147-161
通过解读侵权责任法第79条,不难发现受害人需要就加害人"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这一要件承担证明责任。这种不合理分配证明责任的原因,在于解释者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用"规范说"理论。该理论在解释方法上以文义解释为主(偶尔采体系解释)。这一方法论上的局限引发了其他诸多问题,当被视为该理论的本质缺陷。当该理论被用于未考虑证明责任问题的实体法规范时,必然导致不合理的证明责任分配。对此的解决之道是,克服方法论上的局限,引入以规范目的为导向的体系解释方法,重新解读法条之间的意义关联,以确定法规范应然的"请求原因-抗辩-再抗辩"要件。这不仅有利于恰当解决证明责任问题,而且有助于证明责任理论的发展以及法解释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269.
施米特对魏玛宪制的反思及其政治宪法理论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米特政治宪法理论是其保守主义政治思想体系的重构成,也是魏玛德国国家法理论流派中极具挑战性的一支.施米特理论具有明确的魏玛宪制处境,基于对魏玛代议制之思想基础、制度安排与实践表现的全面批判,重申了民主的同质性原理,弱化了民主的自由主义程序属性,为其政治决断论、绝对宪法论和领袖护宪论的连贯性理论建构提供了历史和思想前提.施米特政治宪法理论以其独特的政治概念和宪法概念为逻辑支点,以非常政治为情境预设,以政治同质性和单一领袖人格为理想目标,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该体系具有浓厚的政治神学背景,缺乏可资借鉴的“转型原理”,但在政治宪法核心概念与分析体系上具有重的思想和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270.
金炳镐是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之一.他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最主要的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研究方面,表现出了总结性、成熟性和创新性三个特点.其著作<民族理论通论>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科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