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39篇
  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611篇
工人农民   308篇
世界政治   39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32篇
法律   1505篇
中国共产党   639篇
中国政治   1163篇
政治理论   834篇
综合类   2302篇
  2025年   1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923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576篇
  2010年   485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436篇
  2005年   406篇
  2004年   450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379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31.
民国时期福建海洋航运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建立以后,福建的海外远洋航运虽仍然处于外国势力的控制之下,但是由于强加于民间航运业的封建束缚有所削弱,同时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在欧洲争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为福建近代海洋航运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空前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民族资本和海外华侨创办远洋轮船航运业顿呈活跃,海外航线不断增多。然而,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下,民族海洋航运业是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832.
古代中国与东南亚中医药交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古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中医药交流始于秦汉时期,结束于清朝前期。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分别阐述秦汉魏晋、隋唐宋元以及明清三个阶段双方交流的方式及特点,最后论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中医药交流给双方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33.
自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进入更加稳定高速的发展阶段,2006年双边贸易额已突破1 000亿美元,韩对华投资金额累计超过200亿美元,在几年前中国就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对外投资对象国,同时韩国成为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双方应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今后,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潜力仍很大,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834.
试析东盟高度一体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宪章》的顺利签署表明,东盟各国正在努力改变东盟的松散状态,试图将其建设成为更有凝聚力的地区实体。本文在考察中国的东南亚地区利益结构后认为,一个在经济上实现了内部高度整合,但在政治上仍旧保持内部多元决策机制的东盟较为符合中国的利益。即一个经济上强大但政治上较弱、经济上联系紧密但政治上相对松散的东盟对地区格局的冲击会相对较小。因此,对东盟当前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应持欢迎态度;但对东盟未来的政治安全一体化进程,中国应保持高度关注,并提早与东盟进行良性互动,以维护彼此的合理利益和地区稳定,防止出现某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35.
朝鲜对中国的经济依存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朝鲜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对外贸易在其经济发展中只处于拾遗补缺的地位,外贸依存度很低。但就其对外贸易本身来讲,对于中国、韩国的依存度却非常高。尤其在战略物资和外援方面严重依赖于中国。由于朝鲜对于改革开放存在很深的疑虑,估计短期内在经济改革方面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无论在对外贸易方面,还是在外来援助方面,都将严重依赖于中国。  相似文献   
836.
日本区域一体化战略排斥中国的地缘政治动机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逐步调整了其传统的不参与区域经济集团的政策,对区域合作的态度日趋积极,并且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明确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即EPA战略)。日本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存在明显的排斥中国的倾向。这种倾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则是政治因素特别是日本的地缘政治战略。日本的区域一体化战略存在着明显的地缘政治战略特征。对于日本区域一体化战略排斥我国的倾向,我国政府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37.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 ,东北老工业基地被边缘化了。充分利用有利的国外市场和资源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中国东北的发展置于东北亚区域内 ,有利于东北地区在开放的环境中获得振兴和发展。同时 ,中国东北地区的振兴也为周边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能够进一步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38.
论东北亚地区新海洋秩序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 ,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新海洋秩序的建立。随着中国、韩国、日本等东北亚各沿海国对“公约”的批准和 2 0 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宣布 ,新海洋秩序在东北亚地区逐渐形成并完善 ,这对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它既扩大了我国的海洋管辖领域 ,又加剧了各国竞相争夺各自海洋权益的矛盾。根据“海上圈地运动”及其东北亚的新形势 ,现提出我国海洋事业所面临的、包括海洋国土观念在内的现代海洋观念薄弱等问题和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39.
21世纪的中、日、俄木材区域贸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岩 《东北亚论坛》2004,13(3):26-30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传统的木材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 ,而俄罗斯是世界木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3国地理相近 ,贸易互补性极强 ,但研究表明 ,3国木材贸易的发展规模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俄罗斯尽管在木材资源方面具备丰富的要素禀赋 ,但却在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组织、制度等 6大要素方面存在严重短缺 ,而日本和中国在资本、信息、技术、组织、制度等 5要素方面具备资源禀赋。因 3国在组织和制度要素方面存在巨大差异 ,中国将在 2 1世纪的日俄木材贸易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0.
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合作联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剑 《东北亚论坛》2004,13(5):8-12
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趋势的国际大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东北亚合作已经形成了联动发展的趋势。东北振兴为东北亚搭建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广阔平台;东北亚合作为东北振兴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科学而合理的制度供给是东北振兴与东北亚联动发展的基本要求,建立跨行政区的东北振兴协调机制或组织,加快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是促进东北振兴和东北亚合作联动的有效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