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92篇 |
免费 | 36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509篇 |
工人农民 | 200篇 |
世界政治 | 315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735篇 |
法律 | 1292篇 |
中国共产党 | 464篇 |
中国政治 | 844篇 |
政治理论 | 650篇 |
综合类 | 20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113篇 |
2020年 | 221篇 |
2019年 | 151篇 |
2018年 | 171篇 |
2017年 | 158篇 |
2016年 | 179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515篇 |
2013年 | 812篇 |
2012年 | 671篇 |
2011年 | 533篇 |
2010年 | 501篇 |
2009年 | 437篇 |
2008年 | 518篇 |
2007年 | 330篇 |
2006年 | 322篇 |
2005年 | 249篇 |
2004年 | 241篇 |
2003年 | 208篇 |
2002年 | 201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确定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策略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一、以城带乡、创新领导体制;坚持求实与创新统一,科学确定新农村建设模式和标准;二、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与法律服务;三、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合理化供给;四、着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五、注重提高农民工素质;六、采取合理措施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322.
本文以物权法为中心,从古代民法的有无、物权客体的分类、永佃权以及遗失物制度几个方面与现代民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中国古代不仅存在民法而且内容非常丰富,对之进行研究将对我国现今民事立法大有裨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323.
324.
国际经济法理论的多元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国际经济法应该具有多元开放的法学视角和理论进路,例如,法律视角、经济视角、政治视角、历史视角、人权视角、哲学视角、发展视角、可持续发展视角,等等。Jackson的实用主义宪法制度分析、Petersmann的理想主义自由宪政分析、Qureshi的全球化多元综合法律分析为国际经济法学术领域的三种主要视角。国际经济法的理论多元标志着国际经济法学术开始走出理论的幼稚和贫困,迈向理论的成熟和繁荣,进而超越概念之争,进入理论之争,乃至开启范式之争。 相似文献
325.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修改暨中国仲裁协会章程起草研究工作座谈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法制办于2006年4月18~20日在厦门主持召开了《仲裁法》修改暨中国仲裁协会章程起草研究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国务院法制办领导以及全国十几家仲裁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等。与会代表围绕此次会议的两个主要议题积极发言,献计献策,最终形成了一个面向全国仲裁机构征求意见的《仲裁法》修改草案,并且初步完成了中国仲裁协会章程的起草工作,为进一步征求各方意见并最终成立协会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326.
集体土地所有权立法的妥当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物权法草案维持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这是立法者斟酌历史和现实的妥当选择。第一次规定了该权利行使的意思机关,完善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但草案仍然沿用现行法规定集体土地的三种所有权类型、规定集体经济组织为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代表、不规定权利行使的监督组织,是不妥当的。应该取消乡(镇)、村民小组集体土地所有权,统一为村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在现实中和立法上都非常混乱,不适宜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代表。 相似文献
327.
全面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必须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方针,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重视农村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农村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推进农村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28.
进城务工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以新《妇女权益保障法》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一部以妇女为主体,以全面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本文以其为视角,探讨分析进城务工女性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环境进行深层的剖析,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9.
把知识开放出来的思想和思想者——邓正来知识批判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书以及相关文化语境展开知识批判.在高度赞赏邓正来通过论辩的方式来开放出问题的方式与能力的同时,也对其提出如下批评:在追问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是否是那些能够使中国人能够共享一种更有德行、更有品格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的原则?"的同时,却忽视了我们当下生活本身的诸多正当性缺乏与"极不可欲";在对"现代化范式"进行颠覆和批判的同时,也遮蔽了对传统的"天道观知识范式"的清算,而后者对于我们的精神和身体的型构力量要强大得多,对于重新定义中国所构成的障碍也强大得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正来所运用的知识辩难和批判论辩的方式及其所可能培育出的形式理性和制度理性,对于"主权中国"向"主体性中国"的置换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活的源泉. 相似文献
330.
转轨经济法学:西方范式与中国现实之抉择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当下中国经济法学的逻辑假设建立在西方经济法范式的基础之上,无法与中国现实达成和谐。提出“转轨经济法学”的概念可以使中国的经济法学研究回归到转轨中国的社会现实中来,解决改革现实中的真问题,自觉区别于西方范式,消解中国经济法学严重的正当性危机。转轨经济法的历史使命不是要通过政府来弥补市场缺陷而是要培育市场;转轨经济法的核心任务是反行政干预而不是反垄断;转轨经济法的基本功能是控权而不是授权;转轨经济法应以公平为第一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