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6篇
  免费   124篇
各国政治   670篇
工人农民   155篇
世界政治   59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32篇
法律   1362篇
中国共产党   357篇
中国政治   822篇
政治理论   1521篇
综合类   1599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371篇
  2016年   289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947篇
  2012年   603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的多极化政治新格局。因此,清醒认识当代国际政治格局走向,正确应对国际政治斗争的复杂形势,是争取持久世界和平的前提,是贯彻党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形成我国在国际政治斗争中的主动地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82.
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们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我们要调整农业的种植品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的改组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努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相似文献   
983.
网络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网络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运行模式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迎头赶上这一世界潮流,才能在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84.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是全国文化事业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省份。特别是首府桂林的文化事业更是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被誉为“抗战文化城”。这都与广西政府的文化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影响文化政策改变的因素及这种文化政策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98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这要求政府政策在制定与执行中要考虑到保障普通居民的利益,而社会中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要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防止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就要对目前政府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实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与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完善我国人大制度,发展我国的非政府组织,让公众能更多的参与到政府政策的决策与实施中,切实把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86.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本文深入探讨了其在云南实践和发展中取得的成就,并据此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在云南实践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987.
21世纪中国的发展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存在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事业的环境,以及在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道路等方面。  相似文献   
988.
本文侧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四次历史性飞跃。即毛泽东时代 ,是从“革命能力”到“执政能力”的历史性飞跃 ;邓小平阶段 ,是从“抓革命、促生产”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飞跃 ;江泽民时期 ,是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三个文明建设”的与时俱进 ;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十六届中央领导集体 ,正在开始由“实际能力”到“理论能力”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989.
韩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是在市场和政府的共同推动下实现的,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城市带动的城市化、自由的人口流动政策和高度集中的城市化模式。韩国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使城市化水平从28%提高到了74.4%。研究韩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动力机制,有助于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0.
暂缓起诉制度具有深厚的法理基础和重要的价值意蕴,虽然学界对我国是否应当建立暂缓起诉制度存在争论,但权衡利弊,我们认为,在我国建立暂缓起诉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