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3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儒家"天人合一"三才论的自然整体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天人合一”三才论的自然整体观从《周易》发轫,经过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的确立和发展,到宋明理学时代趋于成熟。理学诸子从宇宙本体论与人生境界说相结合的高度,提出了“天地万物一体”说,使儒家“天人合一”三才论的自然整体观成为更加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2.
儒家孝道是家庭与社会和谐的调节器,它具有追求物质保障、主张人格平等以及体现世俗权利对等的法律价值。在法学理论视野中孝道是一种民事亲属权法律关系,却被封建刑事立法扭曲。今天,应用民事亲情权匡正被扭曲的孝道,使其适应当代社会要求,从文化和制度方面充分发挥其和谐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3.
郑湘萍 《桂海论丛》2003,19(2):62-65
“中庸”作为中国认识史上的一个古老的概念 ,不仅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文章阐述了儒家“中庸”观的渊源、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并试图从实际出发全面评价儒家的中庸观 ,阐述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64.
刘丁蓉 《行政与法》2007,(10):81-8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一种文化支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儒家思想的诠释,拟证明新世纪的我国领导干部可以从儒家文化的优秀遗产中汲取营养,进行领导角色的转换以及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65.
王荣敏 《青年论坛》2008,(5):125-129
“理欲之辩”是中国哲学史、伦理思想史上重要内容之一。2000多年来,思想家们在理欲关系上是非争鸣。以孔孟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者,在“理”与“欲”的问题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的“欲而逾矩”、“以礼节欲”等思想,不仅是后世“理欲之辩”的理论基础,对于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人贪欲过重的问题,也是一个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6.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选择是由一国人民根据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做出的决定。创新和弘扬治理理念,必须要扎根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儒学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治理思想以人性论、民本论、中庸观为理论基石。其中,人性论是其哲学依据;民本论是其核心价值;中庸观是其思维方法。系统把握这三大理论基石,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儒家治理思想,对于当前中国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7.
魏晋玄学在发展上大体经历了"名教本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和"名教即自然"三个阶段,从这样一种发展历程上就可以看出,魏晋玄学最终极的目的乃是旨在解决"名教"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把两者予以调和。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可以说始终有着一条"名教"的主线,魏晋玄学与其说是对"名教"进行批判,倒不如说是为"名教"寻找"自然"的依据,这尤其体现在玄学中的伦理道德思想、自然主义思想和人本主义思想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8.
本文试图以实践美学的情本体理论分析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艺术的“情本体”精神。《红楼梦》明确地把“情”为人生的本体,并使之具有了形而上的品格,成为一种既植根于现世、又具有超越性的精神。“情”在《红楼梦》里不仅是一种狭义的男女之间两心相悦之情爱,而且是一种广义上热爱人生、热爱生命、热爱世界的“爱”,更是一种超越现实世界的“悟”,一种形而上之“体”,一种既入世又出世之“玄”,也是人生存于世的“本体”。这种本体之“情”,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源远流长,传承悠久。它与儒家的社会本体论、道家的自然本体论互为补充,同时也互相批评,构成中国传统人生本体论的立体交叉网络。情本体美学的理论表述可以明李贽的“童心说”和汤显祖的“唯情说”为代表,屈原的忠君爱国精神为其人格象征,《红楼梦》则是其作品的代表。  相似文献   
69.
边家珍 《理论学刊》2012,(5):112-115,128
汉代开启了以经术作为主要取士标准的选官制度,奠定了以儒家经义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科举传统. 唐代科举重视明经、进士两科,突显了经学的重要地位.宋代范仲淹、王安石的科举改革,对于经世致用学风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明清科举考试的八股化,不利于士子从经学原典中汲取思想精华,因而对经学的发展有明显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70.
儒家和谐治理观对历史中国和现代东亚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可以为当今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由于其存在着以伦理为中轴、制度性资源太少的根本性缺陷,不能作为解决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的现成方案。欲实现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必须扬弃和超越儒家和谐治理观,走出重“政治人”建设轻政治制度建设的历史误区,开辟一条靠制度执政、靠制度治国的新路。制度建设和创新的核心是民主与法治,其中又以党和政府的制度改革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