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4篇
法律   208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9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侦查有若干区别于司法的特征。基于侦查的取证组证功能,其在案侦过程与侦查程序、程序规范与"任意侦查"、终结侦查对任意性的规范等方面具有若干区别于司法的职能特征。侦查需要发现、收集和固定证据,同时组织证据体系。侦查对策应在法律的刚性与弹性中研究刑侦规律和取证、查证、组证的技巧。  相似文献   
392.
关于刑事诉讼"非法证据"的法律效力问题,学界争论颇为激烈.一、"非法证据"的准确概念应当是"非法证明材料"(不具备证据能力的证明材料);二、从三个主要方面--(1)合法性应当是诉讼证据内在特性之一;(2)"排除加例外说"的"例外",其实并不是对非法证明材料的例外(该"例外"的证明材料本来就是合法的);(3)在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两种价值目标发生冲突时应取后者.非法证明材料应予绝对排除.  相似文献   
393.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电脑和信息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冲击着社会生活各个层面 ,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 ,与电脑和网络相关的各类纠纷日渐增多 ,电子证据悄然走进司法领域 ,涉及刑事、民事、行政、经济等多种类型的案件。电子数据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就应具有证据资格。现代法治国家纷纷承认电子数据的证据效力。电子数据只要具备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证据本质特征就能成为合法证据。  相似文献   
394.
对我国电子证据取证的认识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关于电子证据的案件也日趋繁多,然而电子证据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被当事人接纳及法庭认可,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应尽快通过对电子证据有效分析,结合国外先进经验解决现有电子证据法律定位不准、当事人取证困难、证据完整性等一系列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395.
为提高刑事司法文明程度,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尽快确立受刑事追诉人享有沉默权。但仅仅有沉默权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使沉默权从“书面中的法律”成为“行为中的法律”。鉴于目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我国法律在赋予沉默权的同时,可以从完善讯问程序和刑事证据制度两个方面保障沉默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396.
侦查实验笔录具有证据的能力,既可以为刑事案件是否应当立案提供理由,也可以为法庭审查提供证据,或为核实其他证据提供支持。在证据分类上,应当根据侦查实验笔录所记载的具体内容来确定其究竟是归属于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并应在法律上将其列为单独的一类证据。  相似文献   
397.
刑事庭审中证据调查的范围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体真实理论、程序正义理论和裁判事实可接受性理论为确定证据调查的范围奠定了理论基础。鉴于我国法律对证据调查范围的规定不明确,司法实践中又太随意的现状,在确定证据调查的范围时,应当借鉴国外的立法、司法经验,确立以控辩双方协商为主,法官以职权为补充程序规则。  相似文献   
398.
为了防止偏重口供并担保口供的真实性,各国大多设立了补强规则,规定被告人口供需要补强才能定案。在该规定是否适用于共犯口供问题上,尽管理论界通常认为共犯口供同样需要补强才能定案,但司法实践中却将共犯口供作为补强证据来认定犯罪事实。这说明对于共犯口供的证明力不能一概否定,而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同案共犯口供在一般情况下需要补强,但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无需补强直接定案;非同案共犯与同案非共犯口供一般无需补强即可作为定案根据。  相似文献   
399.
姜登峰 《证据科学》2013,(4):408-419
以中华法系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法制文明在世界法律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体现。法律制度的设计必须与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制度与环境相适应.古代中国法律体现了这点.作为法律制度一部分、对于事实的认定、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影响的证据制度也是如此。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在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受到了古代哲学、伦理观念、心理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特征。这与中国古代对人的重视、以儒家为主导的哲学观念、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以及家法宗族的统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00.
王亚新 《证据科学》2013,(6):760-769
本文试图把证据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加以结构化、体系化;结合认识论和程序阶段两个角度,对证明的过程及结构进行深度阐释,并为了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而将这些内容归纳到某个模式图中。本文不强调定义的精确和理论的新颖,而着力于尽可能紧扣我国民事审判实务的具体场境,去尝试较系统地整理相关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