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2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While latency issues have always existed in IT systems, it is only in recent years that latency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focal point for both IT suppliers and customers. This paper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as to how latency arises in IT systems, why latency is becoming important across a variety of business sectors and then explores some of the prominent legal issues inherent in contracting for low-latency solutions.  相似文献   
72.
民间金融长期处于法律法规调控的灰色地带。伴随着民间融资的迅猛发展,非法集资犯罪活动也日益突出,界定合法融资和非法集资出现了理论认定和实践操作的难题。为了规范民间金融,检察机关需要发挥金融检察职能,以一个开放、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介入,以保障和促进民间金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3.
以我国27个省2012-2016年科技创新能力与相关政策数据为例,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研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变化与科技创新政策中财政支持工具组合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新型财政补助方式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更多地采取创新券、后补助等新型补助方式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间接税收优惠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充分条件,奖励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强的关联性;现有的风险补偿和股权投资方式不利于提高创新能力;财政政策的效果更多地取决于不同的财政支持方式的匹配,合适的组合才能起到提高创新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中国和越南的会计改革都在走与国际会计趋同的道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虽然都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内容,但都与本国的经济和法律环境保持一致。因此,两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等方面都反映了本国的要求,但是也存在一些差异。找出差异,再进行分析与协调,将是中国与越南及东盟国家会计趋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75.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成功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源自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国民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巨大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坚持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76.
缅甸金融部门实行利率和汇率管制,真实利率为负,市场汇率与官方固定汇率差异巨大,表现出显著的金融抑制特征.20世纪90年代,缅甸政府进行了以建立私营银行体系为重心的金融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改革远远没有改变金融抑制的根本,私营银行由于资本规模较小且没有国家信用支持,不具备必要的抗风险能力.金融部门脆弱性加剧,集中表现为2003年金融危机及其后数年金融部门发展停滞甚至倒退.金融抑制下的缅甸金融部门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其自由化改革具有迫切性.本文在对缅甸金融抑制、金融改革及金融困境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对缅甸金融自由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7.
从金融海啸看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风险,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它也蕴含着极大的金融风险。本次金融海啸的重要成因和直接导火索是爆发于华尔街的次贷危机,这使人们不得不对金融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重新给予高度重视和新的审视。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与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已经不仅仅是个别金融企业、金融界甚至某个主权国家自身的经济问题,它将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发展。本文围绕金融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8.
在金融部门存在扭曲和经济结构呈现刚性的环境中,不可持续的经济失衡、资产价格或是汇率目标对均衡水平的大幅偏离,都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由于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的正反馈机制,伴生金融危机的经济衰退往往面临更加深幅的调整.与股市泡沫相比,住房融资体系的发展和金融加速器的作用也会放大房价泡沫对实体经济的溢出效应.由于贸易一...  相似文献   
79.
金融合作作为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东盟关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促进了金融合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合作的深化也必将提升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水平,这种良性的互动有助于推动自由贸易区向更深层次推进。本文从国家利益角度来阐述中国—东盟的金融合作,并以此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把握合作进程。  相似文献   
80.
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东盟最发达的金融国家新加坡凭借自身的体制优势,迅速采取措施,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成功化解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本文总结借鉴新加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提出对东盟其他国家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