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76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66篇
世界政治   1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243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209篇
综合类   2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浅析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企业业绩评价的发展经历了成本业绩评价阶段、财务业绩评价阶段和综合业绩评价阶段。目前EVA、平衡计分卡、标杆瞄准、利益相关者评价四种体系在理论和实践中各有优缺点。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近几年的研究集中在战略性业绩评价、股权激励、ESC等方面,对评价标准尚未见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92.
评价指标是政府绩效评价的关键要素。咨询专家的选择、初始指标集的确定和咨询问卷的拟订以及进行多轮征询和数据处理是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政府绩效指标体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方法,如以乡镇政府为例,选取50位专家进行三轮征询,获得由37个指标构成的乡镇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政府绩效评价(或类似于绩效评价)活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3.
论治理范式转型中的政府绩效评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代的政府绩效评估涉及政府治理过程的范式转变,如由过去的政府导向向民众导向转变、由技术导向向战略导向转变、由对程序负责向对结果负责转变等等,但在我国的学术界和政府管理实践领域都存在为评估而评估的倾向,缺乏政府绩效评估与治理过程相结合角度的考察。要从变革传统政府治理模式的高度审视政府绩效评估,把绩效评估作为政府再造的一个利器、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工具、建设民主行政的一个重要途径,相应地,实行组织再造,推动政府组织机能的变革等,方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This research considers accountability issues for new forms of regulation that shift the emphasis from prescribing actions to regulating systems or regulating for results. Shortfalls at various levels of accountability are identified from experiences with these regimes in the regulation of building and fire safety, food safety and nuclear power plant safety. These experiences illustrate how accountability shortfalls can undermine regulatory performance and introduce a potential for subtle forms of regulatory capture. These concern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finding the right fit between regulatory circumstances and the design of regulatory regimes.  相似文献   
995.
政绩观的扭转与绩效评估的推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在我党执政过程中,政绩观由不自觉到自觉,由正面积极价值到反面消极价值,再由形而上学趋向科学等一系列起伏转变的描述,引发了对我国行政体制、选用人机制、文化管理等若干方面改革的思考;以对形而上学政绩观和科学政绩观的特征描述为基础,分析了它们存在的条件以及由前者转为后者的路径;通过探讨政绩观与绩效评估之间的关系,指出坚持科学的政绩观是开展绩效评估的前提,绩效评估的正确开展有助于科学政绩观的彻底确立,绩效评估本身则是一具有规模性前途的市场。  相似文献   
99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因此,我们既要注重地方政府经济GDP和绿色GDP的增长,又要注重实现地方政府四个GDP(经济GDP、绿色GDP、人文GDP和人力GDP)的全面发展,同时,尤其要将人文GDP纳入考评轨道并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97.
电子绩效管理平台是公共管理中一项崭新的研究议题,其关键在于以信息化工具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创新绩效评估指标,完善绩效评估过程,精确反映绩效评估结果。电子绩效管理的出现蕴含了当代公共行政的重要变革与公共服务范围的扩展,本文依据电子绩效管理的应有含义,检视实际案例,分析实践中电子政务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契合程度,并评价电子绩效管理平台的实际效用与推广价值,揭示电子绩效管理在实践中的良好应用前景以及有待深入完善的领域。  相似文献   
998.
关于干股型受贿研究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股型受贿的危害性已经呈现,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颁布,对干股型受贿的惩治力度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对干股型受贿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和扩展,但特别要深入研究该种受贿犯罪的数额、既遂与未遂等的认定以及防治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999.
Social scientists have theorized about the corruption of crime reports (Bayley, 1983; Campbell, 1976). Yet, scant empirical research has examined the impact of modern policing methods on the accuracy of crime reporting. Our research uses an anonymous survey of 1,770 retired New York City police officers examining retirees’ experiences with crime report manipulations across their years of retirement. This includes retirees from the community policing as well as polic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eras. We subject the data to various statistical tests including tabular analysis, graphical trends to visualize the data, MANOVA,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to explain report manipulation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suse of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essures on officers from management are key explanations for manipulating crime reports. Individual explanatory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educational status, rank, race, and marital status had no effect. Our research supports Bayley’s and Campbell’s theories. We recommend greater transparency to remedy this.  相似文献   
1000.
对于商品房买卖预约合同强制履行的问题,理论界在争议过程中基本形成了"强制缔结本约-强制履行本约"的通说。但是该通说无法避免自身的缺陷,而且司法实务中肯定或否定商品房买卖预约合同强制履行的裁判立场并存,该争议并无真正的定论。通过选取样本,统计分析商品房买卖预约合同实务案例中体现出的违约方、违约原因、卖方和卖方的违约比例等,根据利益平衡和保护购房者一方的理念,应仅支持商品房买受人关于商品房买卖预约合同强制履行的主张,而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出卖人的情形,不支持其关于强制履行的请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