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735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116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人文社会科学以寻求本研究领域的因果关系为终极目标。因果关系分析不仅是一种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一种理论建构的模型,同时也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思维方式。因果关系对于理论的建构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存在着排斥感性与社会性、忽视主体间性和拒绝分析过程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2.
走出决定论因果观的阴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侵权赔偿因果关系的理解应当走出决定论因果观的阴影。哲学因果描述不仅有决定论描述,还有概率论描述。法律因果追问不是对客观、必然、本质联系的探索。国家怠于履行职责侵权因果关系的判断应当打断决定论的强大心理惯性,向普通人的因果观念求解。  相似文献   
143.
一、刑法上的偶然因果关系存在的理论基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既有必然因果关系也有偶然因果关系。这是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的两种形式。只不过必然因果关系是基本的形式,而偶然因果关系是补充的形式。在实践中,必然因果关系是大量的,主要的;偶然因果关系是少量的、次要的。如果将因果关系之间的偶然联系一概排除在因果关系之外,否认刑法偶然因果关系的存在是不科学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因果性与必然性、偶然性的学说,原因和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是密切联系、相互渗透的,仅视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因果性与必然性的混淆。另外,必…  相似文献   
144.
家庭暴力与青少年犯罪作为共存于家庭和社会的两大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以多维的视角,揭示了家庭暴力受害经历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了在干预家庭暴力视野下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45.
中国和欧盟反倾销法律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卫华  张瑜 《法学论坛》2003,18(1):88-92
中国于 2 0 0 1年 11月 2 6日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 ,并于 2 0 0 2年 1月 1日起生效。欧盟对其第 384 96号反倾销规则的部分内容再次作了修改 ,新的欧盟《反倾销规则》于 2 0 0 2年 11月 5日公布 ,2 0 0 2年 11月 6日生效。本文对中国和欧盟反倾销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指出了二者的异同 ,并提出了完善中国反倾销法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6.
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巡历与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因果关系是刑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复杂且对实践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的因果理论巡历及我国目前论争的焦点,即纠缠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等哲学迷障,提出自己的新思考,再现了因果关系研究思路不应当复杂化,以便益于指导司法实践,使刑法理念得到更科学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7.
一起夫妻争吵引起自杀案的刑法思考和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引入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理论 ,认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夫妻关系的一方自杀 ,他方在法律上并不负有防止和解救的特定义务 ,我们对这种行为的道德谴责不能上升到刑法的层面施以处罚加以解决 ;在现代婚姻法律关系上 ,夫妻应当是“同林鸟” ,夫妻双方都应该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生命永远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 ,因此首先要由自己来珍惜。如果自杀者是女性的话 ,连这一点还不明白 ,那就永远谈不上妇女的解放。  相似文献   
148.
149.
劳东燕 《中国法学》2015,(2):131-159
刑法的结果归责中,"归因—归责"二分说框架对归因的简单定位,扭曲了归因与归责之间的关系。由归因层面存在论基础的差异入手,有必要从支配与义务两大维度去把握刑法中的结果归责类型。除主流理论认可的造成型因果、引起型因果与义务型因果的类型外,由疫学因果与风险升高代表的概率提升型因果,应视为新的归责类型。应当引入类型思维,借助支配力、支配可能性与归责的有效性的参数,对结果归责的类型展开考察。区分不同的结果归责类型在规范层面有重要意义,对实务中疑难案件的处理也有助益。事实因果的判断中,有必要引入NESS(即充分原因中的必要要素)标准与概率提升标准,以弥补条件公式之不足。  相似文献   
150.
证明责任分配主要解决要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如何裁判的问题。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合理分配证明责任。我国已有关于环境侵权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法律规定并不具直接扩大适用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可能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被告双方都有各自证明责任的范围,因果关系推定体现了立法者保护弱者的价值追求,与之相关的证明责任倒置理论需要澄清。《最高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填补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法律文本缺失之不足,其中的多个法律条款有利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审理,但相较《征求意见稿》而言,其对个别条款的处理存在明显不当,是一种倒退,必须予以正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