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737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116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主体性-权利与生态文化——走出生态文化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生态文化的认识至少存在三种误区:1、将生态主义等同于环境保护主义,没有弄清楚环境主义与生态主义的根本区别;2、认为生态文化自古就存在.未认识到生态思想与主体性-权利理念的关联,忽略了生态文化的现代化和后现代性;3、把生态文化领受为环境危机的产物,不懂得对生态灾难的危机意识源于生态主义立场,因而颠倒了危机和生态文化的因果关系.当代环境保护运动之所以收效甚微,就是因为环境保护理念本身是反生态的.如果人类不超越环境保护理念,那么,生态危机就不可能真正消除.  相似文献   
192.
马宁 《中外法学》2013,(4):860-879
由于不确定"近因"与"近因原则"的含义,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因果关系的判定标准存在不一致与不合理情形。在普通法系国家"近因"是指保险法意义上的原因。所谓"近因原则"并不存在,因为各国对因果关系的识别规则并不统一。就我国而言,当多个原因连续发生呈完整链条状时,宜采取比例分配规则。当多个原因彼此间相互独立且同时发生时,若其中一个原因是损害结果的充分条件,且其属于承保事项,保险人应承担全部责任。否则,保险人不承担责任。若多个原因都是损害结果的必要条件,应采取"帕特里奇规则"。若独立的多个原因连续发生,应视最先发生原因是否属于承保事项来决定保险人的责任,但后续原因造成新的损害的除外。  相似文献   
193.
在危险责任中,第三人过错是孤立性的、介入性的行为,第三人过错致害分为两种情形:一是损害完全由第三人的过错行为所致(称为"第三人的原因"),二是第三人过错是造成损害的部分原因。免责事由的本质是因果关系在侵权行为理论上的延伸,危险责任的免责事由是立法机关在因果关系上的政策考量。由于我国法律缺失第三人过错在高压电致害中的责任界定,造成了司法界在处理第三人过错致害纠纷上的困惑。理论上,在高压电致害中,"第三人的原因"可以作为高压电经营者的免责事由,第三人过错的其他情形造成高压电致害的,应由第三人与高压电经营者承担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194.
195.
目的:对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与交通事故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提升鉴定能力与水平.方法:根据法院提供的鉴定材料(受伤以来的医院就诊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等)结合法医学查体、法医学阅片等进行法医学鉴定分析.结论:被鉴定人顾某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与本次交通事故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建议外伤为完全作用.  相似文献   
196.
结果加重犯基本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种直接因果关系或者相当于直接因果关系。结果加重犯基本行为引起构成要件结果,其余量引起加重结果。基本行为与加重结果因果关系有事实限定与价值限定两种模式。对于结果加重犯中有介入因素的场合,需要综合定性和定量两种途径分析。针对基本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积极判断上要把握基本行为罪质大小,通过定性、定量分析介入因素,在消极判断上通过行为结果一体性被切断、基本行为罪责不能包容加重结果和基本行为本身不能包容加重结果排除因果性。  相似文献   
197.
喻斌  沈春友 《法制博览》2022,(14):99-101
本文主要分析颈髓损伤的法医学伤残鉴定情况.文中选取了颈髓损伤的22例患者,于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对这2例颈髓损伤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伤病关系进行分析.由于颈髓损伤在法医学鉴定中较少,在法医学鉴定过程中需要分析其因果关系,秉持公正和客观的原则进行综合判定.  相似文献   
198.
张忠野 《法学》2004,(4):103-108
当债务人、债务人的出资人不能清偿债务时 ,债务人的虚假验资人对债权人承担虚假验资民事责任。虚假验资民事责任的构成以虚假验资行为、债务人或其出资人不能清偿债务、验资人过错、虚假验资行为与债权人信赖利益损失有因果关系为要件。虚假验资民事责任的赔偿范围以虚假验资额为限 ,并应酌情考虑债权人信赖利益的损失。最高法院关于虚假验资民事责任曾先后出台五个司法解释 ,其中法 (2 0 0 2 ) 2 1号通知 ① (以下简称 2 1号通知 )将金融验资机构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债权人。  相似文献   
199.
在分析、比较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因果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船舶碰撞损害赔偿责任比例认定过程中,可采用"两分法",即首先运用"相当因果关系理论"认定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即认定船舶从相遇到碰撞发生的整个过程中的过失行为对碰撞事故发生及碰撞损害后果的作用力的大小;然后采用"直接结果理论"和"可预见理论"认定船舶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法律上的因果关系,而法律推定因果关系方法则不应当适用。  相似文献   
200.
目前在刑法学界,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法律文化,形成了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不同学说,至今对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具体认定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本文通过论述刑法因果关系基本研究范畴,对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我国刑法因果关系各学说,观点作出简明评述,通过学习研究国内外的各种理论,借鉴扬弃比较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对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理论加以梳理和分析,得到自己的一些结论,提出对于认定刑法因果关系要分类分层次的进行,以严密的逻辑和科学的方法采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