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0篇
法律   58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84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25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81.
按照东部印度尼西亚和西部印度尼西亚的划分,印度尼西亚的创世神话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神话特质,也透露出不少值得关注的文化信息.这都是地理、民族、外来影响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2.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cultural identities of adolescent immigrants in the pre-migration period and during the first 3 years after immigration. The target population consists of high-school Jewish adolescents from Russia and Ukraine participating in an Israeli immigration program. In this program, Jewish adolescents immigrate to Israel without their parents, live in kibbutzim and boarding schools, and study in Israeli schools. Participants filled out questionnaires four times: half a year before their departure from the homeland and once a year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after their arrival to Israel. Changes in the cultural identities during immigration were curvilinear. Three stages were distinguished: devaluation of the homeland and idealization of the country of immigration in the pre-migration period, disillusionment with the receiving country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homel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immigr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n inconsistent bi-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later post-migration period. Throughout the entire post-migration period, immigrants’ attitude towards the receiving country was more positive than their attitude towards their homeland; however, immigrants’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homeland was stronger than their sense of belonging to the receiving country. Pre-migration cultural identities and perceived discrimination in the receiving country predicted post-migration cultural identities of immigrants. Immigrant adolescents from ethnically homogenous Jewish families had a less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Russia/Ukraine,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Israel, and a weaker sense of belonging to Russia/Ukraine as compared to immigrants from ethnically mixed families.
Eugene TartakovskyEmail:
  相似文献   
183.
中国早期乡土文学是在启蒙理性的追求、时代的批判与俗世的阐述大背景中展开的。批判性主题的展现、理性价值的求取、乡土文化隐喻是早期乡土文学现代性特征的主要表证。早期乡土文学是乡土作家们带着理性的审视、反省态度进行文学创作的结果,是在民族性视野中"人的发现"启迪基础上的"故乡的发现"。比照30年代以后文学发展的历程,可以说,中国文学"走出中世纪"的标志是早期乡土作家站在民族性认同的话语背景中,在创作乡土文学时对文学现代性的求取。  相似文献   
184.
公安民警只有具备了口才主体表达效果的语言技巧和态势语言要素,才能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好自己的口才,使其在具体的公安工作中充分发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5.
何平 《东南亚》2009,(1):79-84
今天居住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一带的阿洪姆人的祖先,是13世纪以后从中国云南德宏一带地区迁过去的傣族,他们的先民辗转迁徙到今天的印度东北部地区以后,在当地建立了一个叫做“勐顿孙罕”的王国并统治了当地。这些傣族移民的后裔后来被当地人称为阿洪姆人。在他们统治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同时,他们也逐渐接受了印度教和当地的语言,文化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6.
本文提出东南亚华文教育的性质应该是华裔的母语教育,并分析了其原因,总结了当代华文作为母语教育的目标、内容及与华文被禁前的教学模式的差异。同时还分析了在东南亚地区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7.
《新青年》时期的陈独秀、胡适、刘半农、钱玄同、吴虞等的杂感在话题风格、说理风格、语言风格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共同丰富着早期的杂感创作,为后来的杂文、小品文,甚至其他文学样式的创作,在体式与语言表达上提供丰富的启示与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8.
徐建 《青年论坛》2010,(6):7-10
文化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生态系统中内含的各种具体文化形式,即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力的支撑。主导文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导向,精英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大众文化拓展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89.
梁启超文学思想是梁启超学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启超文学思想立足点是知行合一论;梁启超文学思想的核心观点是镕炼新理想以入旧风格;主张的具体实践“新民体”散文是言文合一。  相似文献   
190.
在《招安,招安,招甚鸟安》中,徐坤以超越父权制中心化价值体系压抑的书写策略,来实现作为主人公的徐小红艰难的自我指认和建构作为叙述者的徐小红"本真"的女性声音.小说中恣情凸显的女性主义姿态不仅仅具有女性独有的性别意识、生命体验和叙事欲望,更富有一种"性政治"的理论自觉与女性自审意识、自省意识所带来的反思的力量,这就使得徐坤在对"文革"进行书写时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