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5篇
  免费   116篇
各国政治   159篇
工人农民   114篇
世界政治   7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8篇
法律   1139篇
中国共产党   205篇
中国政治   625篇
政治理论   437篇
综合类   20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354篇
  2007年   398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0 毫秒
981.
ABSTRACT

Given the growing complexity in British policing, the College of Policing are implementing a Police Educatio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through a professionalization agenda. This aims to standardise entry to the police and allow serving officers to gain accreditation for their previous training and experience. Part of this process involves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al police curriculum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to deliver to new recruits.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what constitutes professionalism can impact on officers’ interpretations of this concept and how they subsequently engage with the proposed reforms. This paper, which is based on in depth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serving officers who have undertaken an academic qualification in policing, suggest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ce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ism is complex. Officers need to be trusted and encouraged to use their learning in a way that develops their own personal sense of professionalism. However, this paper will argue that current perceptions amongst officers are sceptical of the wider agenda and brings into ques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ndardised curriculum which may ultimately be viewed as further governance over officer behaviour.  相似文献   
982.
目前鲜有文献关注高管在职消费隐性激励机制与外部产品市场竞争监督机制之间关于公司治理效应的相互关系。基于此,文章首先将产品市场竞争引入管理层在职消费问题的理论框架中,推导发现无论是在纯寡头亦或混合寡头市场结构中,高管在职消费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的公司治理效应均存在明显的替代性。其次,文章选择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大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在职消费与产品市场竞争均能有效提升公司绩效,并且这两种机制间的公司治理效应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结论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均成立,但仅存在于低薪酬和小规模企业中。最后通过机理分析发现,产品市场竞争机制主要通过信息冲突效应、市场掠夺风险效应、竞争淘汰效应三个路径弱化在职消费的激励效用。文章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公司治理机制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和经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983.
刘兆佳 《港澳研究》2020,(1):3-12,M0002
香港2019年爆发的修例风波是香港回归祖国后遇到的最严峻的政治局面,也是“一国两制”在香港实践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这场风波清晰地暴露了一系列严重妨碍“一国两制”在香港全面和准确贯彻的因素和情况。这些因素和情况包括:国家安全漏洞明显、政治体制内“自由”和“威权”失衡、“一国两制”的“另类诠释”存在、香港“核心价值”并不牢固、部分香港人“亲西方、抗中国”固有心态、国家宪法和基本法教育不到位、香港自由放任资本主义体制的缺失。中央对此已有察觉,并针对部分因素和情况制定了应对之策,从而为在香港全面和准确贯彻“一国两制”营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84.
蒙古族题材电影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四种基本的叙事范式:第一,以意识形态和政治需求为导向的国族化叙事;第二,以美丽边疆和日常生活呈现为导向的景观化叙事;第三,以民族认同和草原文化表达为向导的民族化叙事;第四,以聚焦个体和关注现实为导向的个体化叙事。文章基于叙事方式的发展与变化,厘清蒙古族题材电影的演进规律,探寻内在的动因,思考叙事方式与文化建构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凸显电影文本对文化建构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85.
ABSTRACT

When confessions are entered into evidence in criminal courts, issues of coercion and voluntariness are important and often contested matters. Occasionally, defense attorneys proffer expert witnesses to testify about the coercive pressures of an interrogation and the risk of a false confession. Such testimony is often ruled inadmissible on the grounds that it does not inform the jury beyond its common knowledge. In our effort to test this judicial assumption about common knowledge, we surveyed jury-eligible laypeople (n?=?67) and social scientists specializing in interrogation and confessions (n?=?54) regarding their opinions about the coerciveness of prohibited interrogation tactics, maximization techniques, minimization techniques, and suspect risk factors and compared their ratings with a set of independent t tests. Laypeople gave lower ratings to the coerciveness of all sets of items representing interrogation techniques, and lower ratings to the vulnerabilities associated with suspect risk factors, as compared to social science experts. The disparities between laypeople’s and experts’ perceptions of coercion in interrogations demonstrate that such issues are not fully within the common knowledge of prospective jurors, and suggest the need to provide jurors with expert witness guidance when tasked with evaluating confession evidence.  相似文献   
986.
中国的政府治理受制于央地关系和国家(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双重约束,这使得条块结构难以适应,在治理中带来了专业化分工与行政性协同、分散式服务与一体化需求、碎片化问题与整体性治理三对矛盾。为了破解矛盾、平衡双重关系,需要重塑治理结构。研究发现,基层政府通过打造信息界面、组织界面、服务界面、执法界面,为部门间、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提供平台,实现以公民为中心的界面治理,用界面来弥补条块失灵。我们需要基于多重约束关系来设计相适应的治理结构,该观点是对威廉姆森基于交易成本选择治理结构的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987.
贵州是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帮助贫困群众实现精准脱贫是一大根本任务,目前精准脱贫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性的成效。预防脱贫人口返贫已成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一段时期的关键性任务。“扶智”“扶心”和“扶志”可以提升脱贫人口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增强脱贫人口致富的信心和主观能动性。因此,“三扶”能够有效地预防脱贫人口的返贫。通过总结中天金融帮扶团结村精准脱贫的实践经验,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扶智”路径、消除顾虑的“扶心”路径以及融合“三变”的“扶志”路径。  相似文献   
988.
管京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1):93-101,M0005,M0006
公民生态意识难以有效转化为自觉自发的生态行为,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文明教育进程中的显著困境之一。克服公民生态知行转化困境是减轻生态危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塑造生态公民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生态知行合一在伦理价值层面的本质要求可知,完成生态意识内化、形成生态行为自觉是实现生态知行合一的关键。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功利化社会价值观的冲击和公民生态伦理教育自身的缺陷则是造成公民生态意识不能有效内化、生态行为驱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公民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传播动员作用则是解决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989.
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本文结合贵州高校智库建设实际以及高校统战工作开展的实际,对新时代贵州高校新型统战智库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利条件、存在主要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度一体”的贵州高校统战智库建设新模式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0.
领土主权属于一国的核心利益问题。国际法院基于《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32条之规定,在解决领土条约争端时采取了"实质优于形式"和"同意"等界定标准。同时,在适用该《公约》解释相关条款时采取了不同的解释方法,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但也出现过矛盾与反复。对此,应根据该《公约》第31-32条规定的内部要素及外部变量,优化领土条约的解释方法和运行结构。这种路径的设计不再拘泥于《条约法公约》本身,适当拓展、引入当事方提供的证明事实真相的关键证据,对领土条约的解释进行补充说明,并非游离于《条约法公约》之外,转而寻求保持占有法律、有效控制等法理基础及相应的事实主张和证据,而是将两者合而为一,以《条约法公约》解释规则为主,其他关键证据为辅的层级解释路径。另外,国际法院在解释相关领土条约时,除了适用"《条约法公约》+其他层级关键证据"模式外,还应借鉴学界的解释方法论,以使得两者交互影响,进一步完善条约解释方法的路径,实现对领土条约解释规则的再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