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0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33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47篇
政治理论   35篇
综合类   57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涉众型经济犯罪的复杂性、特殊性决定了其判后追缴、退赔工作的难度,在"重人身、轻财产"的刑事司法理念影响下,涉案财产的性质与权属不明、查控与保全滞后、裁判主文表述不明等问题都未能给判后执行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且容易造成审判与执行的脱节。对此,应及早保全涉案财物并妥善保管,构建正当的审理程序,落实实体审理内容并规范制作裁判文书,为后续执行奠定正当性的实体基础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2.
德国基本法律与内部规定对卧底警察不作为犯罪的不同规定给执法实践带来诸多困难,其根本原因在于将警察的一般义务适用于卧底警察,忽视了卧底警察的特殊义务。在卧底警察只是违反一般义务的情况下,不构成不作为犯罪,即使符合普通意义上的不作为犯罪条件,宜应排除其可罚性。卧底警察只有在违反特殊义务且有能力履行而不予履行导致危害结果出现的情况下才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具备可罚性。  相似文献   
2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ebate on whether to analyse ‘honour crimes’ as gender-based violence, or a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 effects of either stance on protection from and prevention of these crimes. In particular,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categorisation of honour-related violence as primarily cultural ignores its position within the wider spectrum of gender violence, and may result in a number of unfortunate side-effects, including lesser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en within minority communities, and the stigmatisation of those communiti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problematic to completely dismiss any cultural aspects of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a nuanced approach is required which carefully balances the benefits and detriments of taking cultural factors into account.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issue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legal response to cases involving honour-related violence, arguing that although the judiciary has in a number of cases inclined towards viewing ‘honour’ as primarily cultural rather than patriarchal, in some cases they have begun to take a more gender-based or ‘mature multiculturalism’ approach.
Rupa ReddyEmail:
  相似文献   
24.
浅谈有组织犯罪中证人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打击有组织犯罪尤其是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中 ,证人不敢作证或不愿意作证是一个令执法机构尤其是公安机关最为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 ,在于我国缺乏强有效的证人保护机制。我国立法中关于证人保护的规定有哪些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证人保护状况 ,如何健全我国的证人保护机制 ,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5.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和各种黑恶势力犯罪是当前我国一种非常突出和严峻的社会现象,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的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是必须大力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分析、解剖“黑社会”犯罪的基本状况、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和产生、发展的原因,将有助于我们制定预防和控制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26.
公安部将2006年定为“基层基础建设年”,要求全国公安机关“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打牢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石,提高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如何把握这一机遇,深入开展刑侦“三基”工程建设,真正实现“固本强基”的根本目的,是当前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刑侦部门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抓好刑侦“三基”工程建设,应重点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抓刑侦“三基”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科技强侦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侦查破案的科技含量;在信息导侦上下功夫,努力培育新的破案增长点;在刑侦专业基础上下功夫,增强破案打击的发展后劲;在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努力适应新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2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地位不断提高,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女性暴力犯罪也日益突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研究女性暴力犯罪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8.
变更罪名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建军 《法学研究》2006,28(4):51-62
以最高法院示范性案例中的全部变更罪名案例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几对实然关系。变更罪名未必都有失公正也不必然体现实体公正,择轻变更未必都有利于被告,合法的变更未必是合理的变更,变更罪名给法律适用带来的不确定性根植于现行法律和法理之中。对其进行法律解释学和犯罪定义学分析,将有助于对变更罪名现象的解读和限制。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我国性犯罪出现的一些新情况令人堪忧,需要探索新的治理政策。有的国家采取性犯罪药物防治作为性犯罪的治理手段,值得借鉴。性犯罪药物防治是利用口服或者注射药物方式减少罪犯的雄激素、降低其性欲,达到控制性犯罪目的。有人认为这是残虐、不人道的,侵犯身体健康与性权利。而性犯罪药物防治相比起物理阉割更具人道主义精神,有利于保障基本人权,其尊重受者自由意志,具备一定的社会容忍度,执行方式高效经济。但此种手段需要加以本土化改造,需要规范法律术语,明确刑法性质与适用对象,细化执行程序。  相似文献   
30.
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s are weak institutions, especially since they do not have their own police forces to execute arrest warrants. Understandably then, much of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focused exclusively on pressure from major powers and on changing domestic politics to explain the apprehension of suspected war criminals. In contrast, this article turns attention back to the tribunals themselves. I propose three ways in which the activities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s impact compliance with arrest warrants: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individuals to indict, demonstrated leniency on some suspects and outreach to domestic legal professionals. Using a duration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sample selection and data collected on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 for the former Yugoslavia and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 for Rwanda, I test these theories alongside other existing explanations. I find that court activities can have an independent effect on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Gwyneth C. McClendon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