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王宠惠是国民党元老、著名法学家和外交家,抗战时期任外交部部长和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是蒋介石的首席外交顾问,陪同蒋介石出席了开罗会议,拟订了朝鲜独立和中国在朝鲜独立问题上的各种行动方案,殚精竭虑促使国际社会承认朝鲜独立,为战后朝鲜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的教法。但此教法一经提出,便引发旧时代学者对这一思想的不同理解和诸多纷争。当代新儒家学者刘述先以"两行之理"为理论预设对"四句教"以及这些纷争予以阐释和裁定,并在此基础上将"四句教"定位为阳明思想的最后定见乃至宋明理学思想的总结。这样的定位是不合理的。因为阳明思想的最后定见和终极宗旨是"致良知"方法论原则思想,这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理解了这一点,不仅能为解决"四句教"问题之争以及评价刘述先的思想得失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把握阳明哲学乃至中国哲学的精神实质以及解决"合理的知识形态形而上学观念何以可能"的"哲学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刑名师爷是清代司法正常运作的重要角色之一,故而探讨其处理案件过程中的原则,是认识清代刑名师爷本人及清代司法理念的一个重要侧面。从这一视角出发,本文对“绍兴师爷”汪辉祖理案时诸如宁人息讼、详审慎断、准情用法、示民以信原则精神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其“法表儒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阔胸怀和超人智慧,实施了对袁文才、王佐这两支农民武装的成功改造。在改造袁、王部队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一系列超人的策略思想。袁、王部队成功改造,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清代官员在一些司法实践中,有时会采用到"动用鬼神"的方法。通过比较两名清代著名官员蓝鼎元和汪辉祖的动用鬼神的司法实践及他们关于鬼神的思想观念,可以发现,这种"动用鬼神"的司法实践虽然表面相似,但其背后的理念可能并不一致:蓝鼎元纯粹是在"利用鬼神",而汪辉祖则相信鬼神介入司法的力量,希望得到鬼神的帮助。实际上,清代官员的司法实践,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其鬼神信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作为“文化昆仑”,《围城》中的讽刺表现出了居高临下的态势、霸气以及厚重的文化底蕴。王朔是从文革中成长起来的叛逆者,他的小说中的调侃在于批判的同时尽显平民化特色。由此可见作家个性对创作的影响之巨大。写作教学应当重视对作者创作个性的全面培植。  相似文献   
17.
光绪二十二年(1896)安徽巡抚邓华熙以及光绪二十八年(1902)安徽巡抚王之春向光绪皇帝所上的关于创办求是学堂和安徽大学堂的两份奏折,一直未能引起有关学者的重视。细微探讨和剖析这两份奏折.将有助于从源头上了解安徽大学在创办之初的原因及其艰辛历程,对更清晰地透视安徽教育和社会的近代化,当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集政治改革家和哲学家于一身,这一优势,使他立足于哲学思维的高度,从改革的合理性、必然性、现实性和迫切性,以及与改革相适应的因时变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建构了完整的改革理论的体系。王安石以这一理论,支撑着自己坚定的改革信念和改革决心,系统地批判各种反对改革的言论。王安石对改革理论的建树,成为中国古代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从1976年到今天,新时期文学已走过了近30个春秋.当人们回眸观望时会发现,文学的潮涨潮落,始终没有淹没王安忆这个平凡而又响亮的名字.王安忆是个出色的作家,她以其卓而不群的才华、超乎想象的意志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培育出一朵朵文坛奇葩,数量颇丰而资质不凡.当我们对这些奇葩投以关注的目光时,却发现它们大都被作者施以"人道主义"的给养而显出超凡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汉唐经学并不太注意“忠恕”和“一以贯之”的关系问题。北宋道德性命之学兴起后,宋儒多将一贯的“一”等同为道,而“忠恕”并非一贯之道也就成为一种流行见解,曾子也因此而被认为并未明道,这集中体现在王安石和陈祥道的新学解释之中。为了回应这些问题,二苏和不少程门后学都将忠恕视为曾子训导门人的转语,但二程则通过繁复的理论建构来肯定忠恕可以诠释一贯。朱熹批判性地兼采了这两种思路,他既借鉴二程以体用来理解一贯和忠恕,但又极力强调《中庸》之“忠恕”的实践力度,创造性地为曾子的一唯之对铺垫了《大学》格物致知苦学积累的前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