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9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95篇
法律   554篇
中国共产党   200篇
中国政治   205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13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提取了A型产气荚膜梭菌贵州分离株的染色体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回收获得了1条242bp的特异性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质粒载体pUC19中,并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JM109中;经氨苄青霉素(Amp)抗药性和显色反应筛选及重组质粒酶切分析、PCR鉴定和Southern blotting检测,表明该重组质粒是产气荚膜梭菌α 毒素基因的克隆。  相似文献   
972.
对采集自食蟹猴肠道血结节中的3种线虫进行形态观察后鉴定,并用PCR扩增其ITS2基因后进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显示,3种线虫分别为尖形食道口线虫、双叉食道口线虫及缩小特尼登线虫。测序结果表明,3种虫体ITS2基因序列的大小均为216bp。邻位连接法构建的种系发育树显示,本研究中测定的尖形食道口线虫、双叉食道口线虫和缩小特尼登线虫序列在进化树上自成独立的拓扑分支。以上结果为人类食道口线虫病及缩小特尼登线虫病建立分子鉴别诊断方法提供了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973.
为了构建含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HA蛋白和M1蛋白的病毒样颗粒疫苗,把A/equine/Xinjiang/3/2007(H3N8)的HA基因和M1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穿梭载体pFastBac Dual中,将得到的重组穿梭质粒pFBD-XJ3HA-M1转化至DH10Bac感受态细胞,与杆状病毒骨架质粒Bacmid进行重组从而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转座子rBac-XJ3HA-M1,然后将其转染Sf9昆虫细胞,包装重组杆状病毒rBV-XJ3HA-M1。通过PCR鉴定、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试验、Western-blot分析以及血凝试验证明,HA蛋白和M1蛋白在昆虫细胞中能够有效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表达的HA蛋白具有血凝活性。电镜观察发现,HA蛋白和M1蛋白能够稳定形成病毒样颗粒。上述研究结果为研制马流感亚单位疫苗提供了技术储备,也为马流感病毒蛋白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4.
为研究小型猪复合麻醉剂(XFM)及赛拉嗪对大鼠大脑皮层与小脑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将11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XFM麻醉组(H组)和赛拉嗪组(X组)。除B组外,各组又分为6个亚组:麻醉诱导期(Ⅰ期)、翻正反射消失(Ⅱ期)、翻正反射消失后15min(Ⅲ期)、翻正反射消失后35min(Ⅳ期)、翻正反射恢复(Ⅴ期)、恢复直线爬行(Ⅵ期)。各组大鼠在对应的时间点断头处死,分离并采集大脑皮层和小脑,并分别提取RNA和蛋白质,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各样品中c-fos基因mRNA含量和蛋白含量。结果显示:(1)C组大鼠大脑皮层与小脑c-fos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2)H组这2个脑区c-fos基因mRNA转录量逐渐升高,在Ⅲ期达到最高(P0.01),在麻醉苏醒过程中下调;c-fos蛋白在麻醉过程中表达量上调,在麻醉苏醒后(Ⅵ期)表达量下降(P0.01);(3)X组上述脑区c-fos基因mRNA表达量上升,主要在Ⅱ、Ⅲ、Ⅳ、Ⅴ期明显升高(P0.01),Ⅵ期下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c-fos蛋白表达逐渐升高,而在Ⅴ、Ⅵ期表达下降(P0.01),X组c-fos表达水平较H组表达水平低(P0.01)。结果提示:在XFM和赛拉嗪麻醉过程中,大鼠大脑皮层与小脑中c-fos基因的表达量随麻醉加深而增加,在麻醉苏醒过程中表达量下降,大脑皮层及小脑可能是XFM和赛拉嗪的麻醉作用位点,两种药物对大鼠大脑皮层与小脑内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其麻醉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75.
为研究鸡Toll样受体3(chTLR3)基因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DF-1细胞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用3种不同毒力的IBDV感染DF-1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细胞内chTLR3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DF-1细胞感染IBDV标准株后,其chTLR3mRNA的表达量呈增长趋势,感染后第48小时mRNA表达量达到峰值(P0.01),之后逐渐下降;DF-1细胞分别感染IBDV弱毒疫苗株与分离株后,其chTLR3mRNA表达量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其表达量低于标准株(P0.01)。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的chTLR3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与其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相同。结果证实,chTLR3参与IBDV感染DF-1细胞的过程;IBDV的毒力可影响chTLR3的表达。  相似文献   
976.
利用双酶切方法将安氏隐孢子虫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部分编码区连接到含有安氏隐孢子虫卵囊壁蛋白基因(COWP)的表达质粒pET-32a-COWP上,构建了表达质粒pET-32a-COWP-HSP70。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30℃,经1.5mmol/L IPTG诱导表达6h,表达产物主要以可溶的形式表达。使用小鼠抗安氏隐孢子虫超免疫血清为第一抗体进行Western-blot检测,结果有明显的目的条带出现,说明重组蛋白能被抗安氏隐孢子虫抗体识别。  相似文献   
977.
为深入研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基因工程弱毒活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分别以本实验室构建的血清7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基因缺失株apxⅡC-/Kan+、apxⅡC-/ⅠN+和血清5型APP的基因缺失株SW1ΔⅠC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研究。溶血活性试验证实,突变株完全失去了溶血活性。细胞毒性试验证实,缺失株SW1ΔⅠC的细胞毒性完全丧失,缺失株apxⅡC-/Kan+和apxⅡC-/ⅠN+有轻微的细胞毒性。遗传稳定性试验证实,3株缺失株在体内传5代均不会发生回复突变。毒力试验结果显示,基因缺失株apxⅡC-/Kan+、apxⅡC-/ⅠN+和SW1ΔⅠC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亲本株的5倍、7倍和15倍。3株缺失株分别免疫小鼠后,以10LD50血清1型、5型和7型APP的剂量攻毒,小鼠的保护率可达100%。试验结果表明,3株缺失株的毒力明显降低,并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力。本研究为进一步以突变株为基因工程弱毒活疫苗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8.
为研制具有鸡白细胞介素-6、2(ChIL-6,ChIL-2)协同免疫增强作用的鸡基因工程复合免疫增强剂,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将ChIL-6和ChIL-2基因构建成ChIL-6-linker-ChIL-2嵌合基因;对嵌合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采用自行创新的专利纯化方法对表达的rChIL-6-linker-ChIL-2蛋白(重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分别与抗ChIL-6、抗ChIL-2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活性,采用MTS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体外促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ChIL-6-linker-ChIL-2嵌合基因及其重组表达质粒rpQE-30-ChIL-6-linker-ChIL-2,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40ku,纯化后的纯度在96%以上。该重组融合蛋白可分别与抗ChIL-6、抗ChIL-2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具有显著的促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其活性优于任一重组蛋白对照。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rChIL-6-linker-ChIL-2蛋白在对鸡免疫细胞的增殖作用方面与rChIL-6和rChIL-2蛋白的作用相似,为进一步研究rChIL-6-linker-ChIL-2蛋白在鸡体内的活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9.
路镜玉  梁英 《法医学杂志》2014,30(5):408-408
1 案例 1995年10月1日.某村发生一起3人死亡的凶杀案,现场勘查提取到一块有可疑血痕的木板,经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检测得到一男性常染色体分型结果。2003年,本案提取到的检材常染色体分型上传到“全国公安机关DNA应用系统”进行比对,但始终没有结果。2011年10月,此案启动Y-STR检验和排查工作。  相似文献   
980.
目的研究日常活动中不明原因猝死(sudden unexpected death,SUD)者NOS1AP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方法收集60例一般日常活动中SUD病例心血样本作为SUD组,另外随机抽取80例无关个体的外周血样本作为对照组,提取基因组DNA,用特异性引物对NOS1AP部分SNP位点(rs10494366、rs10918859、rs12143842、rs12742393、rs3751284、rs348624)进行PCR扩增和直接测序,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分析各SNP位点在SUD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NOS1AP第6外显子区域的rs3751284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s3751284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的频率在SUD组为0.325,在对照组为0.475。结论 rs3751284位点可能是SUD的易感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