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0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12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网络交际、网络教育、网络宣传、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使电子邮件、电子教案、电子信函、网络广告、网络新闻、个人网页等等网络应用写作形式凸现其重要性。怎样更好地解决应用文电子化、网络化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多媒体文体及新文体新方法对教育形式的影响和发展迫在眉睫,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已有不同的研究。各级各类教学中越来越广泛使用的电子教案有着自己的审美规范,如移情作用、审美情感内模仿、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等。  相似文献   
252.
人文精神和美学精神整合的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是一种自由与超越性结构,既通过对自身精神形象的塑造展示对自身的现实关怀,更以创造性的价值品质作为自身动态生命的构成部分和终极追求,从而使每个生命个体时时发散着生命精神的活力.  相似文献   
253.
从关学的视野反观道德教育,从德育的视野体悟关学,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知性德育要跨越其困境,实现改革效果明朗化,必须进行美学取向的实践。德育与美育同构的过程主要体现为道德内化过程,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德育与美育的共同价值指向是善,美育给予德育的最根本的东西是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254.
《江南逢李龟年》是著名的唐诗经典,并被认为代表了杜甫七绝创作的最高水平,然而,从古至今却一直有学者质疑杜甫的“著作权”。已有学者从史料和史实的角度论证了杜甫创作的可能性,而文章则从历来学者们所忽视的诗歌意象以及审美反应方式角度进行证实。此诗核心意象“落花”代表着最美的春景,符合当时及杜甫的审美习惯,而此诗对旧友相见场景的如实呈现,既符合杜甫荆湘诗的创作惯例,也有其独特性。这是一首表达“喜相逢”的诗,不必从政治性角度作“过度阐释”。  相似文献   
255.
市场中介组织:涵义及类别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从多层面界定了市场中介组织的概念,并从不同的视角对市场中介组织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256.
邓飞 《学理论》2010,(11):161-162
本文指出了目前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在电影片名的翻译时要体现出影片信息、商业价值、美学原则和文化内涵四个方面的内容。并呼吁译者翻译电影片名时把四者结合,译出优美的片名。  相似文献   
257.
政治理论范畴的性质、功能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畴是政治学理论的细胞。政治理论范畴是经验性与先验性、本体性与认识性、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政治理论范畴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理解、预测和创造政治生活;科学的政治理论范畴必须具有明确性、类别性、类比性与可靠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5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我们要从其理论成果形成过程的角度把握它们的内在规定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进行科学综合;从其理论成果发展创新的角度把握它们的精神实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作出科学阐述;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以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理论问题实质的"问题"--"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为逻辑起点,并把握其范畴的辩证转化关系,才能真正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259.
叠音词作为汉语的一种特殊词汇现象,集中体现了汉语文学的音美、形美和意美.但大多数情况下汉译英只能舍其形式译其意义.文中以《红楼梦》及Hawkers的英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为例,探讨汉译英过程中叠音词的音美、形美以及意美的缺损.  相似文献   
260.
《Critical Horizons》2013,14(3):333-339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use of "pleasure" as the distinguishing mark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in post-Kantian philosophy. It shows how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such as pleasure, qualify this experience as a platform for social criticism. The key argument is that the autonomy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is not "false", rather it is paradoxical in the strong sense that the fact of its communicative efficacy, which follows from distinctive, "autonomous" aesthetic features, necessarily loads it with functions and expectations that are external to the aesthetic moment. Kant takes a complicated path to qualify aesthetic judgement as disinterested in order that it may eloquently testify for morality. He thereby sets up the cogency of the modern pattern of looking to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a locus of meaningful communication for ideas that are experientially poor or remo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