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66篇
中国共产党   38篇
中国政治   81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艾素君 《北方法学》2009,3(6):116-123
鉴于补贴对服务贸易可能产生的扭曲作用,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补贴的多边规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GATS有关服务贸易补贴的现行规定主要体现为第15条,另外,GATS第2条、第17条等也对其有间接规范作用。这些规定均存在缺陷与不足,所以,服务贸易的多边谈判仍将服务贸易补贴作为其项下一个重要议题。但是,截至目前为止,谈判还未取得重要进展。我国应积极关注和参与谈判,并以适当的方式设置我国的服务贸易补贴。  相似文献   
82.
对于法律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即它仅仅是市场中影响交易的众多制度之一,我们要将市场的观念引入法律的领域,用效率的视角来考察法律,以期合理利用法律促进社会总体福利。在这方面,美国的许多学者在规则选择和适用领域做了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本文的目的就是对相关的理论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并且以此为基础考察一下我国农地征用领域适用的规则问题。  相似文献   
83.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公民多项权利,更关系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区域化管理,打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实现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将有效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正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法制建设具有多维的法价值尤其是安全价值,凸显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性。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法制建设中要以安全为首要价值、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本理念,有效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进程。  相似文献   
84.
论我国农业环境资源保护立法的健全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立法留下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烙印 ,健全和完善立法不仅必要 ,而且十分迫切。农业环境保护法应当确立正确的农业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原则 ,完善农业环境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措施 ,完善农业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85.
农地使用权的界定及转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缺陷决定了其必须物权化为农地使用权。农地使用权是一项独立的用益物权。我国物权立法应当在确立农地使用权制度的基础上 ,允许农地使用权转让。  相似文献   
86.
在风险社会语境下,中国农业除要面对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还要面对科学技术和政策变递等带来的振荡。对农业风险的预防和治理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政府干预不当却可能诱发或加剧农业风险。海南爆发的“香蕉危机”作为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危机的缩影再次暴露出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风险管理方面政府干预存在的严重问题,文章试图通过对海南“香蕉危机”事件的分析,剖析政府干预在农业产业危机的形成与治理中的作用,并进而提出政府适度干预以应对农业产业危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7.
Although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has been a seminal reference point in risk perception studies, public awareness of their exposure to risk deriving from this new technology has been minimal at best. However, recent events indicate there may be growing public concern as new variations of this technology appear. Understanding what drives perceptions of benefits from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and what determines public worries are keys for the future of this technology. To this end, this study analyzes survey data from the midsouth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struct four separate regression models of perceived benefits from and worries over plant‐made industrial products and plant‐made pharmaceuticals. Findings suggest that while prior experience with and knowledge about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has an impact on perceptions of benefits and worries, trust in farmers plays a highly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perceptions.  相似文献   
88.
1959-1961年的农业危机是在国家控制力极强、乡村社会自治性极弱的政治格局下,基层民众被迫执行国家一系列非理性政策的结果.近代以来,国家政权建设表现为单方面的国家权力下沉态势,地方社会的自治性不断削弱.随着1949年新政权的建立,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与深度,二者演变为控制与被控制、挤压与被挤压的极端不对等关系.在此状态下,国家权力极度扩张而发生非理性的行为,乡村社会"缓冲地带"消融,面对外界的过度索取失去免疫力,无力抵抗,最终酿成农业危机.  相似文献   
89.
新农村视野下的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外的发展经验和我国的实际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0.
现有的解决耕地抛荒的措施不过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耕地抛荒问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狭小的农产品销售空间是农民耕地抛荒的根本原因。而“减少农民,增加市民”则是解决农民耕地抛荒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