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61篇
工人农民   25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170篇
中国共产党   29篇
中国政治   185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18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试析古代中国的天下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下观”是古代中国思想界利用空间概念建构出的一套世界秩序观。它具有鲜明的人文和政治含义,既体现了“天下一家”的高级旨趣,又显示了森严的尊卑等级特征。作为产生于古代的、区域性的世界秩序观,对于改造当代民族国家体系虽有借鉴意义,但缺乏实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1990年代以来的世俗化潮流极大影响了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当代文学写作.女性文学写作对女性重要角色--母亲身份的质疑与反思,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彰显出女性写作的独特意义.对母亲欲望化情感的书写和母女情感的去魅是女性文学写作的两种重要叙事策略,由此实现了母亲形象的世俗化还原,动摇、冲击着男权话语的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43.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文学的创作方法潜流着一股从“虚构”到“反虚构”的倾向 ,含有强烈的“非虚构”、“纪实”的新写实小说成了文坛一道流行色。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与中国当下的社会变革紧密相关 ,它能将人们在这转型期复杂的情绪最迅速的渲泄出来。  相似文献   
44.
略论我国民族古文献的体系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波 《贵州民族研究》2002,22(1):127-131
本文介绍了我国民族古文献的研究概况,探讨了民族古文献的定义和其体系,以及民族古文献特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5.
本文从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两大角度论述了邓小平的文艺理论 ,并探讨了邓小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6.
"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建炎南渡"初期,历史出现巨变,其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热情高涨,由此产生了区别于前代的时代特点。曾经因为党禁的政治因素遭到贬抑的苏轼词风却大盛于建炎,是有其深刻背景的。当时美学思潮出现重大转折,在词这一文学审美样式上得到集中体现,改变了人们对其审美功能的体认,即由抒情转为言志,由浅斟低唱转为壮怀激烈,一直影响了整个南宋的文学审美历程。在这一转折过程中,军人岳飞所作的词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47.
朱德发 《理论学刊》2003,2(6):136-140
仅仅以“回归文学本体”的视野考察中国新文学史的构成 ,是难以揭示其本真面貌的 ,只有与“社会—历史批评”模式相结合 ,方可认清新文学史的个性主义、民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社会文化思潮与多次历史变革双重叠影的复杂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48.
多元文化与日本文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本文学是内含多元性的文学,这可以从日本文化中的南北结构、自古以来所形成的椭圆文化圈、单一性复合文化等特征中得到体现;日本人在文学中所寄托的生命意识具有宇宙论性质;日本文学的主体是以共生思想为基础的日本自我。  相似文献   
49.
胡风的主要贡献是以其鲜明的主观战斗精神为核心而形成的诗学思想.他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为高扬主体的现实主义诗歌观念形态;创作主体情感饱满的诗歌观念形态;"人诗合一"的人文思想形态;形质交融、统一的诗美风范形态等.他的诗学思想对七月诗派的构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也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和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50.
The author discusses some background matters concerning the US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 that may provide useful context for non-US readers, and summarises the main general conclusions about the operation of community penalties from two decades' research. He also briefly summarises research concerning each of the major penalties that have been attempted. Why American jurisdictions have been comparatively unsuccessful at use of community penalties as alternatives to incarceration and whether that lack of receptivity can be changed is discussed in the concl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