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121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19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公益诉讼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公益诉讼涌现出来。但在理论界,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公益诉讼的起源以及在各国的情况,分析了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建立公益诉讼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22.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进程,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江泽民认为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带来了巨大机遇,主张以积极态度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强调我国应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经济安全,避免沦为他国附庸,并着眼于人类文明发展大局,提出了实现"共赢"共存"的目标及可能。  相似文献   
23.
波斯纳的刑法理论是以"效益"为中心,运用经济的方法来分析犯罪和刑罚问题,可以概括称为"犯罪与刑罚的效益论".他认为每个罪犯都是理性的计算者,而其犯罪行为都能够从经济的背景上,在利益的驱动中找到合理的原因.正是对犯罪经济原因的深层分析,才能找到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合理方法,而最佳的刑事制度,要综合考虑犯罪的机会成本、查获几率、惩罚严厉性等其它相关变量.  相似文献   
24.
创建“养护者受益”环保法基本原则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张怡 《现代法学》2005,27(6):12-17
“公地的悲剧”自英国的“圈地运动”始得以有效遏制,而保持公地基本制度下的环境保护也仍然在赋予公民无可辩驳的义务与责任之中持续着各种形式的环保投资,可实践证明形式的多样性和不啬资财并未能有效地阻止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究其根源,无不与公地基本制度和法律层面除私有化之外,一直没有公地独特的接纳或认可私权内在的权义对等所需求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有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并保护公地之上私人为环保所付出劳动和养护投入所获得的权益至关重要,为此,拟创设“养护者受益”环保法基本原则,来弥补公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忽视私权关怀之严重缺陷,以期阻止“公地的悲剧”的延续。  相似文献   
25.
国家调节是对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导致的利益分配失衡现象的救济与矫正,是国家介入利益分配领域后,对市场初次分配格局中存在的缺陷的补救,是在市场分配基础上的再分配。经济法作为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之法,其本质属性在于国家调节,是对利益进行的再分配。以利益分配与国家调节之间关系的探究为基础,对经济法再分配功能的内涵与意义加以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经济法的功能,并运用经济法的再分配功能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6.
当前,企业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迫切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者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创新财务管理内容,以实现财务管理创新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7.
党员和干部的物质利益观是衡量他们是否先进的基本价值尺度,因而决定着他们能否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错误的物质利益观在部分党员和干部中滋生蔓延,这是部分党员和干部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思想根源。因此,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是党员和干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8.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金融诈骗罪的主要客体是金融秩序,但刑法典却将本类罪规定为结果犯、目的犯。这种构成形态与立法趣旨的悖反,源于人们对金融诈骗罪法益的模糊认识。金融诈骗罪属于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态,其主要客体应是公私财产权。我国刑法应当调整本类罪的体系,将其置于诈骗罪之下。  相似文献   
29.
小产权房合法化的法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二元土地制度及城市房价的不断飞涨使得小产权房在全国各地的城市房屋买卖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给予城市居民、农民的权利对等的保护是正义的基本要求;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的住房需要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公平竞争是秩序稳定的基本要求;实现农民、城市居民和政府利益的最大化是三方和谐共处的基础。因此,小产权房合法化有其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30.
立法过程中各种利益主体进行充分博弈,其结果是形成某种利益均衡状态。立法及其所维护的利益均衡状态应当符合公正的要求,即体现立法公正。然而,利益均衡仅是实现立法公正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它在某些情况下与实现立法公正相冲突。为此,应该通过充分赋予并保障各利益主体政治自由、缩小他们之间的实力差距等措施来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