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9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5篇 |
工人农民 | 31篇 |
世界政治 | 13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0篇 |
法律 | 186篇 |
中国共产党 | 207篇 |
中国政治 | 276篇 |
政治理论 | 81篇 |
综合类 | 5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8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70篇 |
2013年 | 113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105篇 |
2008年 | 95篇 |
2007年 | 102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95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侗款制的延续与转型是其作为侗族传统制度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再一次自我调适。基于侗寨老年人协会的田野考察与结构功能分析,研究以此透视转型视域下侗款制的呈现样态,并进而反思当前侗款制的研究生态。研究发现,转型视域下的侗款制并非如历史文献脉络下多学科知识形式的分离式表达,而是呈现为一种总体性制度的本体性延续。它耦合于侗族独特的人群组合与关系结构、民间信仰与社会风俗,以及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彰显于日常生活世界,内隐为本体动力。因此,侗款制在现实层面实现自我转型之同时,学界亦应在学理层面实现从知识形式到动力本体的探讨,立足于田野与文献之综合,看到其作为一种总体性制度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2.
农村青年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当代中国农村青年思想呈现出改变自身愿望强烈、学习欲望强烈、对未来迷茫和得过且过等思想特征,这与其受教育程度及所处的经济、文化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国家应加大对农村青年教育投资,兴办各种职业教育培训,对农村青年思想加以正确引导,促进农村青年思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53.
刘世恩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4(4):8-10,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加强出狱人安置工作,降低重新犯罪率,对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出狱人安置工作需要对出狱人保护进行立法、建立出狱人保护组织、转变出狱人安置方式。同时改革现行的监狱对服刑人员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提高出狱人回归社会后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954.
周桂琴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18(5):70-73
执法为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公安机关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就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为民,就是要做到增强公正意识,权为民所用;增强人权意识,情为民所系;增强法律责任意识,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955.
卢延庆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2007,(1)
“契约必须遵守”是一个古老的法律命题。传统的法学观点认为保障契约履行的主要是道德、国家权力、社会舆论等,这些都没揭示出保障契约履行的本质基础。本文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契约订立、契约履行中的利益机制,从而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保障契约履行的根本原因是契约中的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956.
正义是社会的价值追求,法是社会正义的表达,正义的司法是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要求的司法。周美知等人不服不起诉决定申诉案的受理和查处,实现了民众情感、社会公理和法律规范的有机结合,揭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语境下司法决定和社会正义价值认同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7.
论遗弃罪的扩大化——立法对比中的解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中的遗弃罪只规定在有抚养义务的主体不尽抚养义务时才成立,外国刑法对遗弃罪的扩大化规定比中国具有立法优势。对遗弃罪的扩大化规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正是回应这一扩大化趋势,有学者对我国的遗弃罪进行了所谓的“当然解释”。不过,这一“当然解释”实质上却是不合理的类推解释。我国遗弃罪的立法漏洞并非法律解释所能填补。要完善中国的遗弃罪,就要进行新的立法。 相似文献
958.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记录”是卢梭提出的关于法律的一个重要命题,从此,法律权威建立在人民意志的基础上,使法律获得了不同以往的新的权威。正确理解卢梭该命题对我们今天树立法律权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9.
《精神卫生法》对于精神病人合法权益的保障、社会安全防卫作用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能为精神病患者和监护人提供非自愿住院治疗的救济渠道,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精神病”现象的发生,同时能够保障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众人身安全.在对精神障碍医学鉴定的制度设计及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正确辨析精神障碍医学鉴定的实施主体以及管理模式、并对精神障碍医学鉴定的实施主体、要求、委托主体等有关内容进行阐述,以期为精神障碍医学鉴定制度的良性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60.
马勇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9,11(2):3-8
中华法系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以天理为其评价社会规范的最高准则,并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融入其中,认为"礼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佳手段。这种"天理"观是自然法思想的表现。礼是自然法的现实化,而贯穿在这种社会治理思想中的是一种朴素的"民本主义"。虽然这种自然法思想的发展不能和西欧自然法思想的发展相提并论,但确实起到了抑制"人治"恣意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