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05篇
中国共产党   82篇
中国政治   154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3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黎慈 《行政与法》2007,(3):31-34
人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自然进行了无限度的开发,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并威胁和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诸多的环境保护方式中,环境行政管理具有基础性地位。目前,我国在环境和生态方面依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因此,有必要探究改善环境行政管理的有效途径,以便更好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62.
乡镇街工会在区县、乡镇街、基层工会的"小三级"工会组织中,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为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组织建设和履行工会职能作用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亟需改进的问题,今后应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制度规范、工作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3.
青年教师是未来学校发展的主导力量,为提高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必须注重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素养。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素养,积极创造科研条件,这也是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4.
社区矫正的规范运行离不开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然而,基于司法实践经验的有限以及理论研究的匮乏,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权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剖析我国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中的各类矛盾,总结社区矫正及其法律监督在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对改进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5.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对刑事强制医疗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程序规制,但在强制医疗对象范围上依然需要与其他部门法做好衔接,在一些具体程序规定上还有待进一步修正.刑事强制医疗属于实现社会防卫的保安处分措施.要实现这一法律功能,并兼顾人权保障的立法任务,需要合理界定强制医疗的对象范围,依据正当性标准完善其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以宽恕风格问卷和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测验为测量工具,探讨了我国中学生宽恕风格发展的特点及其与道德判断能力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学生宽恕风格发展的年级差异显著;总体上中学生宽恕风格发展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某些情境中存在显著差异;中学生的宽恕风格与道德判断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7.
当今世界 ,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 ,它必然会对青年干部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具体而言 ,知识经济的发展对青年干部素质有 5方面的新要求 :提高驾驭知识经济发展的能力 ;具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科学发展观 ;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认识 ;把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成自身的核心能力 ;养成健康开放的现代人格。  相似文献   
68.
论民事责任能力的价值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责任能力是指能够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须对其致人损害的后果独立承担侵权责任的资格,又称“过错能力”或“侵权行为能力”。民事责任能力不是不法行为能力、权利能力或客观财产能力。在侵权过失趋向客观化的今天.民事责任能力不再是过失的逻辑前提,而是以对一定的能力低下者提供免责保护为政策性考量而建立的制度。对于民事责任能力的判定,应采纳以年龄形式标准结合具体识别能力的结合主义模式。  相似文献   
69.
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既是应急之策,更是长远战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老百姓才敢大胆消费,内需才能全面拉动。  相似文献   
70.
由于裁判者所具备的知识基本属于常识范畴,而对科学证据的审判断则需要专业技术知识,这正是科学证据能够不断对刑事审判提出挑战的内在原因。两大法系应对挑战的共同途径即是以保障裁判的正当性为基本目标,通过程序的完善来弥合知识的鸿沟。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已严重影响到全国大人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贯彻和执行。因此,应以保障刑事审判的正当性为目标,改革相关程序,完善我国的刑事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