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87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究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reperfusion model,MCAO/R)大鼠脑保护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通督调神针灸组、常规针刺组、通心络药物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30只。通督调神针灸组取百会穴艾灸,大椎穴刺络放血;常规针刺组选取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治疗;通心络药物组予以通心络胶囊,每日每次1.0 g/kg灌胃。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不予治疗;其余各组每日治疗1次,共28 d。治疗第7、14、21、28天处死大鼠立即取脑,脑组织石蜡包埋后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皮质区CD34、CD133阳性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VEGFR-2的表达。结果 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量在第7天较高,随后逐渐降低;通督调神针灸法、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均可不同程度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P<0.05),且通督调神针灸法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水平高于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灸法能有效促进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皮质区内皮抑素(endostatin,ES)、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5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8只。利用改良线栓法复制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电针组选取“百会”与“水沟”穴进行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共干预7 d。比较术后7 d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染色法测量脑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ES、TSP-1蛋白在大鼠脑缺血皮质区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较为显著,梗死范围明显,脑缺血皮质区ES和TSP-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梗死面积缩小(P<0.05),脑缺血皮质区ES、TS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结论 电针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缩小梗死面积,其机制可能与血管新生抑制因子ES、TSP-1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从炎性因子水平探究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等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加用通督调神针刺疗法。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IL-6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IL-6和hs-CRP水平较治疗1周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IL-6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NIHSS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NIHSS和mR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法改善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机制与降低血浆IL-6、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4.
作者收集了美国洛杉矶市1984年4月至1987年2月受虐待致死儿童案例39例,非虐待致死对照73例。摘取双侧眼球在美国南加里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眼科病理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在受虐待致死儿童中,发生眼内改变者约占64%。其眼内改变主要是视网膜各层的出血,玻璃体的出血,视网膜剥离,视神经乳头水肿或出血,视神经鞘内的出血和晶体的外伤性白内障。对照案例中,眼内有改变者约占28%。其改变主要为视网膜及其它眼内出血,视神经乳头水肿等,并多见于交通事故及其它易于引起头部外伤的意外。将受虐待致死小儿眼内改变与尸体解剖所见联系起来考虑,引起眼内改变的机理最重要的是头部的外伤及挥鞭样综合征。  相似文献   
45.
头颈外伤致椎动脉破裂伴颅底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尸检分析易旭夫,刘敏,吴家Subarachnoidhaemorrhageduetoruptureofthevertebralarteryassociatedwithheadtrauma:reportofon...  相似文献   
46.
研究颅脑损伤后心内膜下出血的病理改变及其法医学意义。利用68例颅脑损伤的尸检和临床病历资料,以及相应心内膜下出血的心脏标本,以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心肌损害,分析心电图异常图形。结果显示:早期主要为左心室内膜下新鲜出血,浅层心肌出血,心肌散在灶状变性、横纹消失等心肌缺血性改变。晚期主要为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的浸润,成纤维细胞增多,早期心肌瘢痕形成等心肌梗死样改变。21倒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动过速和ST-T改变为主,严重的出现心律紊乱和房室传导阻滞。研究颅脑损伤后心内膜下出血的病理改变和心电图异常,在法医学实际检验鉴定和临床救治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7.
Shi EL 《法医学杂志》2006,22(4):295-296,298
通过对近5年来55例外伤性脑梗塞法医学鉴定案例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特点、发病机制、以及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颅脑外伤与梗塞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颅内出血体积测量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an QF  Yu Q  Gao SH  Huang FJ 《法医学杂志》2006,22(5):335-337
目的探寻一种能够运用于法医临床学实践的测量颅内出血量的方法。方法比较多田公式、体视学技术和软件边界法测量颅内出血的准确性,并比较它们的实用性。结果体视学法和软件边界法的测量值是准确的,而多田公式测量不规则血肿误差很大。结论体视学法是法医临床学中测量颅内出血量最适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Liu JX  Yu JY  Xu BY  Guo LP  Lan GM  Zhao XD  Feng ZT 《法医学杂志》2006,22(5):338-341
目的研究不同损伤程度脑震荡(CC)大鼠逆行性遗忘(RA)之变化情况。方法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复制大鼠不同损伤程度脑震荡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检测脑震荡后大鼠逆行性遗忘变化情况。结果单纯性脑震荡(PCC)大鼠打击后72h内出现逆行性遗忘,伤后4d出现认知受损,随后恢复。复杂性脑震荡(CCC)大鼠打击后5d内既有逆行性遗忘的存在,又有认知功能受损,5d后恢复。结论大鼠不同损伤程度脑震荡后均出现逆行性遗忘,且脑震荡损伤程度不同,逆行性遗忘持续时间亦不同,脑震荡程度越重,RA持续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50.
选用中老龄大鼠,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结扎左侧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作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模型。通过对一般体征、局部脑组织血流量、脑水肿、血液流变学、血浆血栓素A2(TXA20、前列环素(PGI2)的观察。结果表明:模型鼠出现偏瘫症状;脑组织含 显著增高,脑水肿明显;rCBF显著增高,PGI2显著降低,血液呈高度浓、粘、凝、聚状态。符合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