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33篇
中国共产党   77篇
中国政治   223篇
政治理论   165篇
综合类   2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杨长福  叶素红 《中国发展》2008,8(3):107-110
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现状要求城市文化进行个性化塑造,这不仅决定了城市竞争力,更能决定城市命运。该文试从城市文化个性化塑造出发,阐明城市文化的内涵,提出城市进行文化个性化塑造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当前城市文化个性缺失问题,提出了塑造城市个性文化的对策,以期推动城市文化个性化塑造的开展。  相似文献   
92.
论城市规划行政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仓明 《行政与法》2010,(3):91-94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在实际运行中,必须对其进行适当控制。在城市规划行政中,可以从加强城市规划行政法律制度的建设;强化城市规划行政程序的建设;加强城市规划行政监督与制约机制的建设;完善城市规划行政法律责任制度的建设等几方面对城市规划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93.
孙宁 《桂海论丛》2010,26(5):38-42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理应包括广大新兴农村城市化地区的基层党建这个层面,也即"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它的构建具有切实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文章对北京常营乡"村居合一"的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新格局进行了挖掘和研究,总结了其构建途径、实施效果和创新特色,并提出了三点对策,即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以地区实际为出发点,以自身建设为落脚点,构建城乡一体化基层党建新格局。  相似文献   
94.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手段的合比例原则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手段的实质就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行使的具体方法、方式,有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实践中由行政综合执法机关依法进行自由裁量。通过运用比例原则的三个子原则剖析实践中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手段的行使,提出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方面来运用比例原则以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手段的行使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5.
96.
当前贵阳市开展的"三创一办",是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大好时机。对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利条件进行梳理,有利于"三创一办"工作中抓住重点,深入开展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97.
沈惠章 《政法学刊》2010,27(5):101-105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分工不断细化,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进城创业和就业。在社会治安的视野下,流动人口管理出现了瓶颈性问题。人口的输入地和输出地公安机关,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封闭状态,突破人为界限加强警种之间、地区之间的警务协作,是科学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在实践进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现了从二位一体、三位一体到四住一体的深刻转变;在战略谋划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的相辅相承;在推进路径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9.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昭通市因地理位置特殊,成为毒品过境和集散消费并存的地区之一。现状:海洛因是吸毒人员中最普遍、频繁使用的毒品;吸毒人员以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民为主;吸毒者以青壮年为主;等。对策:1.有效利用资源,建设戒毒康复基地;2.设立专门监室,实行终身关爱;3.保障经费;4.落实社会帮教;等。  相似文献   
100.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political and spatial agenda of the people of informalities. It conceptualizes insurgent informality as a discursive social reality,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state hegemonic discourse regarding informal spaces and modes of space production and the countering-hegemonic discourse of communities. Based on empirical case, this paper interrogates the discourses of Israel and the its Arab communities regarding informal spaces.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state hegemonic discourse is articulated through three interrelated logics of difference, threat and spatiality. The countering discourse challenges the hegemonic discourse through its logic of justice, recognition, and prot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