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5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6篇 |
工人农民 | 22篇 |
世界政治 | 18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1篇 |
法律 | 286篇 |
中国共产党 | 54篇 |
中国政治 | 197篇 |
政治理论 | 69篇 |
综合类 | 25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58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贫困问题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印贫困的现状、外在表征和内在成因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揭示出中印贫困现象背后深层次的运行机理,进而为两国政府探索消除贫困、制定切实可行的因应对策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2.
许文成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0,15(1):53-55
澳门回归祖国前的著作权法 ,大体上以葡萄牙国著作权法的延伸为基础 ,实际施行效果并不佳 ;我国内地著作权法宗旨清楚表示保护著作权人权益。澳门商标法评述了保护商标及其权利 ;我国内地商标法的基本体系框架与澳门法相近 ,在立法宗旨、体例、主客体等方面较符合已加入的国际公约。澳门专利法在标的、程序、效力、转让与利用等方面同内地专利法一样 ,较符合国际公认的要求 ,而在优先申请权、保护范围、客体方面、职务发明、保护期限等等方面 ,两地法律规定有差异 相似文献
93.
李惠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1,15(4):74-77
由于未来人才的稀缺程度可能加大、未来吸引人才的难度可能加大、未来吸引人才的成本可能增加、人才储备可以为人才的使用创造条件等原因 ,工会职工高校进行人才储备是必要的。人才储备主要应集中于 :具有未来可能需要的单一能力人才、具有适应面宽的单一能力人才、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人才、具有潜在发展能力的人才等四类人才。 相似文献
94.
我国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使得府际争议的求解鲜有头绪。行政主体间性的提出基于行政主体范式和主体间性理念,应用于公共行政之府际关系领域。行政主体间性倡导理性、创制规则,尊重多元行政主体的独立性,破除行政级别窠臼以实现多元行政主体间的全方位交流和多元政府间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5.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台湾地区形成了由“集中交易市场一上柜市场一兴柜市场”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促进了台湾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陆业已具备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但同台湾相比,大陆资本市场层次性不够清晰、不同层次资本市场间升降转板机制尚未形成、场外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由于两岸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有明显的互补性,两岸可以通过合作达成优势互补、获得双赢。两岸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主板市场、场外市场、升降转板、资本监管等领域存在很大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96.
采取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先导的发展战略 ,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的必然选择。遵循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规律 ,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梯度结构出发 ,对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实施梯次开发 ,则是民族地区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7.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新的历史时期 ,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 ,更为突出地表现在知识和信息方面。要缩小差距 ,当务之急是西部民族地区要切实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在知识、技术和信息上缩小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 相似文献
98.
论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视同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99.
文章评析当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公司治理中出现的几种典型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它们之间异同,进而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模式和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0.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民族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为途径,以城镇化和工业化为载体,走以城带乡、以工扶农、以商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