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51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将于2012年3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其中对鉴定结论作了科学定位,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及拒不出庭的法律后果作出了有别于普通证人的明确规定。这是由鉴定证据的特殊性和鉴定人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这对司法鉴定机构及从业人员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应当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72.
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7类证据,其划分要素有二:一是证据材料发挥证明作用的方式;二是证据材料产生的时间。学术界认为刑事诉讼法只是按照证据材料的表现形式来分类的观点是片面的,这也导致了实务中的困境。理清证据种类的划分标准,才能准确定位刑事证据材料的类属,进而正确适用相应的证据规则,使其发挥应有的证明功能。此外,法典中规定的证据种类有的含义过于狭窄,需要对之做相应的扩大解释,以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困惑。  相似文献   
73.
Liu X  Peng JX  Chang L 《法医学杂志》2002,18(2):82-85
目的研究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在操作方面的一致性问题,找出操作方面可能产生鉴定失真的因素。方法选择本所1998年连续的符合设定条件的102个案件,请来自不同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员9人对这些案件进行评定,并对评定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来分析有关项目和数据。结果研究提示同一鉴定机构不同鉴定人之间鉴定分歧较小,不同鉴定机构之间的鉴定人鉴定分歧较大;鉴定工作经验和专业培训教育是减少鉴定失真的重要因素。结论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准确操作与统一解释和培训以及评定人员的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74.
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接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辉 《思想战线》2000,26(5):86-89
为了很好地把握目前中甸旅游景区的旅游接待现状,了解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有用的结论并提出合理性建议,以此促进地区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5.
鉴定结论是法定的诉讼证据种类之一,在司法实践中,鉴定结论往往发挥着关键性的证明作用。然而,鉴定结论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并影响了该类证据的可靠性。因此,对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在对证据的认证上,证据资格问题应制定详细证据规则;对证据的可采性问题实行法定主义;证明效力问题应给予法官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因鉴定结论本身固有的特殊性,在认证规则上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6.
恐怖主义的国际化对各国及地区安全构成了现实的危害,打击恐怖主义的国际合作势在必行。国际社会要完善反恐怖国际合作机制,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发挥国际刑警组织在国际反恐怖中的作用,切断恐怖主义的资金供给渠道。  相似文献   
77.
犯罪心理测试的系统构建主要包括测试主题的确定、测试结构的构建、测试结论的综合推导等核心内容。这三个方面是犯罪心理测试的基本构架,确定测试主题、构建测试结构是综合测试结论的前提和基础,综合测试结论是确定测试主题、构建测试结构的目的和归宿。本文在汲取国外(如美国、日本)成熟犯罪心理测试理论和做法的基础上,对国内近20年犯罪心理测试的发展进行了概括,系统地阐述了犯罪心理测试的构建。  相似文献   
78.
错鉴损害的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司法鉴定结论不可能拥有绝对的准确率,一旦出现错鉴,必须要对因此带来的损害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错鉴民事责任在形式上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和专家责任竞合。不论选择哪一种处理路径都存在着利弊的权衡,都需要对现有法律作适当的调整。需要确定错鉴责任承担主体,并对利害关系人和归责原则作出相应规定,对责任主体的过错程度作出评判。  相似文献   
79.
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华 《法学研究》2011,(1):167-180
司法鉴定制度基于鉴定结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功能而产生。鉴定结论作为鉴定人的判断更需要制度控制和程序检测。然而,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未能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即使进行了相应改革,改革后的司法鉴定制度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深化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应当以鉴定结论的证据性质、功能及其应然性作为基础,建立具有保障鉴定结论可信性功能的鉴定制度和具有检测鉴定结论可靠性功能的诉讼程序,以使司法鉴定制度能够满足诉讼证明的高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0.
在司法实践中,不确定性鉴定结论的客观存在制约了鉴定结论在诉讼中的作用。较为理想的鉴定结论应当解决了特定的案件争议事项,是对鉴定要求的明确答复。针对司法鉴定中不确定性鉴定结论产生的原因,其应对措施应提高鉴定人员的知识、经验、技能;收集真实、可靠、充分的检材;使用成熟的鉴定理论和方法;排除对案情不利的因素开展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