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1篇
法律   28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灿华 《时代法学》2011,9(6):101-111
德、日两国少年司法制度产生及改革的历史变迁过程具有不同的特征。在法律后果的一元制或二元制、运行机制的双轨制或单轨制以及少年司法的扩张路径等三个方面,两个国家少年司法制度的变迁历史,均对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2.
基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考虑,行业协会有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行业协会的社会责任在国家立法è和民间法中都有体现,但不同类型的行业协会所负担的社会责任是有差异的.行业协会承担的社会责任制约着其职能和行为.行业协会违反其社会责任会导致其合法性的削弱或丧失,也会导致其承担一些具体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3.
结果犯范围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志祥 《河北法学》2007,25(3):123-127
我国居于通说地位的观点认为,结果犯的结果只能是物质性结果.这种观点值得反思.结果犯的结果在表现形态上既包括物质性结果,也包括非物质性结果.  相似文献   
54.
前科制度存在的首要价值,在于影响到对犯罪人后罪的刑罚的评定,它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之一.前科量刑价值在我国也是被认可并被广泛适用的,尽管在适用这一情节时存在一些理论上应当加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5.
受审能力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审能力是被告人接受法庭审判的能力。我国对受审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立法上还有许多空白之处。本文从评定标准、提起、确认与法律后果等方面对受审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6.
当前刑事技术鉴定中存在着自侦自鉴、受理鉴定检材随意性强、原鉴定人与重新鉴定人主体同一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既有观念上的原因,也有法律监督缺乏和立法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应通过立法,完善刑事技术鉴定的法律监督程序,规定违法鉴定的程序性后果以及完善鉴定人员的法律责任,以彻底消除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7.
虚假陈述是证券欺诈行为之一种,虚假陈述行为的法律性质应界定为一种特殊侵权行为。在虚假陈述民事侵权责任的诉讼过程中,虚假陈述与损失之间因果关系是构成侵权责任的必要条件,原告需就虚假行为本身和对损害事实进行举证。  相似文献   
58.
无效施工合同与民事法律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建筑市场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及现状,从法律角度提出了一定要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的理念,以及如何避免签订无效施工合同的方法,阐述了无效施工合同存在的几种形式,剖析了无效施工合同的危害和带来的损失,提出了严格合同管理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59.
德国民法上的违法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友军 《现代法学》2007,29(1):132-140
自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违法性与过错的区分之后,这一观点就支配了德国立法和理论。虽然有学者质疑区分的意义,但二者的区分还是非常必要的。在德国民法理论上,违法性判断理论有结果不法说、行为不法说和折衷说。较之于其他两种学说,折衷说具有较多的优点,不过,折衷说的采纳,必须以作为侵权不作为侵权和直接侵权间接侵权的区分为前提。折衷说还可能导致有些情况下过失判断标准和违法性判断标准的趋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采纳“内在注意”和“外在注意”区分的理论。  相似文献   
60.
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犯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的直接性是认定结果加重犯的客观层面的关键,对于加重结果分层判断客观预见可能与主观预见可能是主观客观化的思路兑现。行为共同说不仅适用于共同正犯,同样可以适用于狭义共犯。行为共同说回归单独犯本质探讨共犯问题为解决结果加重犯的共犯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共同正犯、教唆犯、帮助犯对于各自故意视野中的共同行为的具体认识,直接决定是否承担加重结果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