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8篇
  免费   228篇
各国政治   148篇
工人农民   55篇
世界政治   2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7篇
法律   469篇
中国共产党   137篇
中国政治   244篇
政治理论   772篇
综合类   49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396篇
  2012年   184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改革的进程是社会不断分化的历程,社会分化的结果是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为了维护与增进自己的利益,多元利益主体会以一定的方式向一定的对象表达利益诉求,这些利益诉求影响着改革进程中的民主政治发展,推动着治道思维、行为、模式、范围与重点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2.
自周初德治主义的萌芽至汉朝中国伦理传统“德治”模式的确立,其间历经管仲以法为主的德法结合论、孔子的以德治国论、荀子的礼法并重论等治国理论。然而,基于批判秦朝“法治”实践发展起来的汉朝治国模式,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走向了纯伦理化的“德治”。与之相应,其培养“德治”主体道德素质的“治德”范式呈现为片面的伦理型特征。自汉至清历朝历代由盛而衰的“德治”循环实践证明:伦理型“治德”前提下的“德治”陷入了“德治”悖论。化解“德治”悖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选择是全面认识、借鉴吸收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治国理论及其“治德”范式,促进“治德”的伦理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3.
Good governance has now become a passion as all governments and regimes appropriate and/or misappropriate the term for development or populist reasons. However, democratic good governance is the catalyst for development. The idea of reinventing government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confront the dynamics and challeng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globalisation. This is the main thrust of this review article. The article reviews three major books, the focus of which provides analytical insight towards reinventing government for achieving the MDGs and other development agenda. The books argue that to redesign and reinvent governments for development, attributes of democratic good governance must be articulated, localised and contextualised based on individual country's historical–political experiences and socio‐economic capabilities.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4.
网络传媒下公共治理的危机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公共治理日益显现在大众的视域内。网络传媒的任意性、霸权性和非理性会导致公共治理失序、失范和失真,对我国政府形象和执政理念形成强烈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我们要不断加强网络传媒与公共治理者的互动和交流,建立政府公共服务网,规范和引导网络话语,以期更好地化解网络传媒力量日益强大背景下我国公共治理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5.
论公司治理中的职工参与制——以经济民主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外华 《政法学刊》2008,25(4):97-101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法领域的热点话题,国内法学家、经济学家对其论述颇多,其中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在近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我国应以经济民主的视角,参考西方国家公司公司治理中贯彻经济民主的实践,构建中国本土特色的职工参与公司治理制度,完善我国立法,鼓励并保障公司职工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96.
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当代中国政府治道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老子行政哲学与新一届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内在联系,旨在揭示老子行政哲学从内在价值取向和外部行为选择两个层面与政府改革新思维的契合主线。内在的价值取向就是"无欲—无私—无畏",进而在行为路径上展现为"无为—为不恃—无不为"。它隐含着政府治道变革的前提是政府自身"无欲"状态,政府改革必须进行无私的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必须具有"无畏"的精神。落实到政府改革层面,必须在行为取向上以"无为、为不恃、无不为"为路径,实现有限政府、效能政府和人民满意的现代政府目标。要想取得改革的成功,需要借鉴老子行政哲学的昭示,强化政府改革的价值与行为逻辑的内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7.
发展生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坚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经之路。松桃县太平乡农业产业化进程并非仅仅依靠行政力量来推动,它运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策的牵引作用,从而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的调控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松桃县太平营乡农业产业化发展得以迅速取得成效的基本经验。松桃县太平营乡经验显现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方向,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积极培育区域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绿色化和多功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8.
《刑法修正案》(八)将"恶意欠薪"入罪,并最终定名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体现了刑法在社会管理上的创新。这就使得入罪前有着极大争议的"恶意欠薪"在入罪后成为运用刑事手段介入民事纠纷的大胆尝试,也使得"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成为运用刑事手段"一劳永逸"地解决社会问题的大胆探索。在正确理解及适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同时,综合多种手段共同解决"欠薪"的社会问题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9.
信息化治理兴起于欧洲,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创新手段之一.本文在借鉴国外信息化治理理论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动员各种有生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创新信息化治理主体、完善信息化治理手段的应用范围、提高信息化治理效率、创新信息化治理机制等建议,以期对我国信息化治理创新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0.
全球治理的产生基于全球化、全球问题以及国际社会新兴力量的崛起。全球治理的概念一直都没有统一和明确,不同专业和领域的机构、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法与全球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本身应当是实现全球治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或是途径。全球治理和国际法的共同基础是国家主权,二者的发展都与解决国际问题包括全球化问题密切相关,全球治理的主体、对象和范围、实现方式和途径等基本问题都可以从国际法的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