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篇
  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93篇
工人农民   38篇
世界政治   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2篇
法律   371篇
中国共产党   184篇
中国政治   477篇
政治理论   168篇
综合类   51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245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和谐文化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自觉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有人本的取向、开放的姿态、兼容的胸怀、创新的精神,并必须把握好先进文化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灌输与内生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民族与世界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2.
单忠献 《行政与法》2005,(3):51-52,55
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客观上要求高校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应成为法律主流文化的承载者。法律文化的社会化是目前高校为社会培养合格成员所必须承担的基本任务。为此,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的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文化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文化素养,使法治社会倡导的基本价值理念根植于受教育者心中,最终养成其法律理性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203.
李海青 《思想战线》2005,31(4):52-55
法律只有内化为一种信仰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保障人的权利。法律信仰在现代性的信仰体系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个体的意识与行为方式,又是一种社会群体的普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唯物史观的观点来看,法律信仰的确立既有历史必然性,又具有未来的可扬弃性。  相似文献   
204.
大众传媒:军营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传播信息的工具和传播文化的载体,大众传媒在加强军营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和独到的优势:营造浓厚的“文化场”,让官兵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政治思想水准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导向作用,帮助官兵在复杂多元的文化现象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对军队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有力有效的指导作用。真正做到如此,关键取决于领导的认识到位和媒介工作者文化自觉的增强。  相似文献   
205.
本文简略地概述中国传统富民思想的特征以及在近代社会中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认识邓小平富民思想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6.
目前 ,西部开发已成为国内外注目的焦点 ,在党中央的部署下 ,西部开发正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 ,向纵深发展着。文章认为 ,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西部人民带来了机遇 ,但有了机遇并不等于经济就能发展起来。尤其值得注意地是 ,开发西部必须发挥西部人自身的能动性 ,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 ,要加快文化建设 ,要营建西部开发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7.
在全球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凸显的国际关系问题,他们以媒介霸权为技术基础,以话语控制为基本途径,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在被输入国的广泛渗透,以种族优越论、文化至上论、文明冲突论等为理论支撑,实现自己文化霸权的目的。了解了西方文化霸权的基本程式和理论基础,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  相似文献   
208.
当前我国部分乡村建设发展之所以步履维艰,除自然经济环境困扰外,更主要是乡村人文环境造成的。农民的价值观念品位较低,僵化沉重的日常生活世界造成农民个性的萎缩,人文精神的失落导致乡村社会问题的增生。因此,我们必须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乡村建设和现代化推进提供坚实的人文动力,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相似文献   
20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y the effectiveness of works councils varies across firms. Drawing on a large body of literature on justice in organization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mise of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we present the groundwork for a justice-based theory of workplace codetermination. The theory focuses on workers' attitudes toward justice in organizations, the structural reasons behind these attitude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codetermination. Results from a qualitative employee survey in four German firms provide first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theory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10.
城市发展动力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和学界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思路要求城市发展模式从规模粗放型向质量集约型转变、从增量扩能向做优存量调整。因为单纯依赖土地、劳动力、资金和管理效率等要素的“传统模式”,很难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新背景下,大城市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升内涵与质量?文化动力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路径,是对该问题的学术回应。文化动力中的“文化”,并不是指那种模糊的、抽象的、无所不包的文化,而是指那些与本地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文化设施、多样性组织、各种文化实践等构成的城市场景,以及场景中隐藏的自我表达、超凡魅力和时尚等价值观与生活方式。这些因素能对创意阶层产生吸引作用,并影响该群体的城市流动和新兴公司选址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动力模式作为一种全新思维,重塑着城市发展与转型的后工业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