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6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始终是行政诉讼制度的核心和焦点。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对比中外关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定,指出我国在该问题上存在的缺陷。结论:必须完善我国关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2.
人身权是公民重要的宪法权利,刑事程序对公民人身自由的限制和剥夺应合理且正当。合理的刑事程序理应反映人们对刑事诉讼的价值诉求。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价值选择是秩序、效率兼顾自由、公正。刑拘、逮捕的程序设计存在缺陷,未能反映这一价值选择,应作如下修改:减少拘留审查时间,降低逮捕证明要求,建立逮捕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13.
汪海燕 《法学研究》2006,28(2):113-125
形式理性关注法的周延性和法的权威性,它是法治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缺失形式理性的基本要素,既没有体现法的周延性,也缺乏法的和谐性,更缺少法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我国实现法治的过程中,要清醒认识到法的形式化缺陷,但当前没有必要刻意地强调这种缺陷。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对48例医疗纠纷案件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医疗纠纷案件中常见的医疗过失和医疗缺陷,并通过对医疗纠纷案件中出现的医疗过失和缺陷的分析,试图提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过失、医疗缺陷发生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5.
酌定不起诉制度是1996年《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在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酌定不起诉制度集中体现了公诉裁量权原则、诉讼经济原则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与此同时,该制度还与我国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相适应。然而,由于酌定不起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司法实践中受传统起诉法定主义思想的影响,酌定不起诉制度的适用率一直偏低。因此,本文通过对酌定不起诉制度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两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行探析,进而提出相对应的完善措施,希冀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116.
与协警的广泛存在相比,协警的理论研究、组织建设及法律建设则明显不足。协警是对警察职务的协助行使,而非对在编警察的个人辅助。法律应确定协警的主体地位,不应将其定位为警察的帮工。根据我国协警组织的现实状态与不足,应当规范协警招录形式,构建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加强立法,实现协警组织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7.
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国外产品责任立法经验及演进趋势的基础上 ,就进一步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8.
保险法告知义务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惠 《政法学刊》2008,25(4):57-59
告知义务是我国保险法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当前,我国保险法中关于告知义务的规定还存在一些立法缺陷,主要体现在告知义务的主体、履行时间、履行方式、构成要件的主观标准等方面,完善我国保险法中关于告知义务的规定,必须从这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9.
多年的刑事抗诉司法实践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其在保障司法公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有刑事抗诉制度也存在提起条件不明确、履行抗诉的程序不完善以及对被害人权益保护功能发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刑事抗诉职权的履行;因此,必须进一步细化刑事抗诉提起的标准,分别按照二审程序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不同特点完善刑事抗诉程序,切实保障刑事被害人的抗诉请求权,增强抗诉请求对检察机关的制约效力,以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0.
被羁押人员心理是指被羁押人员的个性心理与他们在处于被监禁这样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状态的总和。被羁押人员个性心理和心理状态共同决定着其在羁押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因此讨论其不良心理活动对于预防和矫治其违法犯罪行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