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2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74篇
  2025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安排的现实困境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本质就是以评估来促进政府行为的规范,加强对政府监督,强化政府的责任,提高政府的效率.然而当下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安排遇到了现实困境:政府绩效评估价值扭曲带来制度安排困境,政府绩效评估客体与主体失衡带来制度安排偏差,绩效评估系统内部运行阻滞带来制度安排障碍.消解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安排困境,从价值层面必须考虑社会公平、宽容合作;从运作体系必须考虑目标系统、比较系统、测定系统的制度安排要符合系统之间的逻辑关联.  相似文献   
222.
Washingt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that Beijing's anti-access area-denial (A2-AD) capabilities will put at risk US military assets and forward forces operating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enabling China to deter, delay and deny US intervention in future regional conflict and crisis. US defence analysts in their assessments have frequently, and often erroneously, conflated a Chinese operational capability with an underlying strategic intention that conceptualises the United States as its primary (if not sole) target. The central argument this article proffers is that US perceptions of A2-AD have been framed by specific analytical baselines that have overlooked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operational and doctrinal preferences, and over-reliant upon military material-based assessments to determine Beijing's strategic intentions, and formulate US military countervails.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strategic ambiguities and opacity associated with Chinese A2-AD capabilities and its ‘active defence’ concept reinforced Washington's reliance upon capacity-based assessments that in turn, exacerbated misperceptions confounded by cognitive bias of Chinese strategic intentions. The critical framing assumptions of this article draw heavily upon the ideas and rationale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ecurity Dilemma’ concept.  相似文献   
223.
国际语境中的政治安全日益呈现出一种以国家主权为核心,既分门别类又相互联结的\"多流模式\"。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弱国对国际安全的整体影响愈益提升,弱国政治安全动态以其对政权安全的追求及其与公共安全间的张力为核心,关涉\"统治精英及其支持机制的统治免于主要来自内部的威胁\"的\"政权安全\"遂构成弱国政治安全的特定称呼。弱国政治安全的核心逻辑形成于弱国政权对\"短期政权安全追求与长期国家建设间的深刻矛盾\"的\"弱国政治安全治理困境\"的应对。弱国政治安全困境的治理离不开对政权安全与人的安全的智慧融合。此种困境具有长期性,在其驱动之下,弱国政治安全的理论探索表现出弱国联盟与安全区域主义等议题的演进,而其进一步的发展则离不开对弱国语境的领会,围绕弱国政权安全的模式和相关的内外政策,探索弱国政治安全对\"软权力\"的追求、弱国政治安全对特定国家安全观的推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24.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进行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社区娇正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行刑方式。社区矫正之所以能在现代社会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和采纳,是因为其背后包含了若干深层合理的基础理论,蕴涵着人道和效益的价值理念。社区矫正制度在减少监禁刑适用、促进罪犯社会化和降低行刑成本等方面发挥着异乎寻常的作用。它对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刑罚制度和罪犯处遏制度,对完善我国刑事制度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25.
我国《刑事诉讼法》将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规定为当事人 ,这是我国民主与法制进步的表现。但是 ,由于相关立法不够完善和全面 ,致使司法实践中出现《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害人参与庭审的相关法律规定并未得到贯彻执行的现象。为了切实保护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对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参与庭审的立法加以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26.
高等师范教育发展中的学科教学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师范教育在师范教育重组重构,综合大学试办教育学院的新形势下,遇到了严峻的困境和发展机遇,它必须寻求新的生长点。如何能把握自身优势积极发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如何能理智地明确学科归属,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学科实力,如何能重视建构学科体系,锻造学术队伍,开辟实践基地,学科教学论必将获得自身的突破性发展,并对高师教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27.
政府信息公开法治化是民主和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对知情权的法治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在实践中出现了从制度到运作的诸多问题,其原因来自制度的不完备以及公权主体的传统观念。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化一方面要不断完善规范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备的责任追究机制,这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28.
当前,实践群众路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目标任务没有量化、群众人数难以确定、利益代表可能错位、介入程度不易衡量、行动无法成为常规和自利人性不好平衡等。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创造出许多具体有效的新方式用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这些新方式为基础,可以从四个方面构建实践群众路线的新模式:群体行为模式、干群互动模式、代言模式和依法维权模式。  相似文献   
229.
联建模式是地震灾后重建政策的主体部分。联建包括租赁式联建和流转式联建两种。联建模式存在与现行法律冲突的困境,以及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的土地权利、联建三方关系混乱和混淆灾后救助与征收补偿界限等问题。联建政策是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一次有益尝试,针对联建政策暴露的问题可以建立并完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农村不动产登记制度等,保障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规范使用,避免集体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230.
傅守祥 《思想战线》2004,30(2):67-71
作为一部人类灵魂与时代精神的发展史,《浮士德》既是对"浮士德精神"的颂歌,也是对浮士德式追求的反思;既是对人的自信,也是对人的怀疑;既是对现实生活的肯定,更是对理想生活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