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1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素质教育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最迫切的任务.班级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素质教育应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建构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激发其非智力因素,做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相似文献   
102.
董事责任险是服务于公司治理需要的保险产品,该险种在我国自面世以来遭遇了一定的市场冷遇,其重要因素之一是相关法律制度供给不足。为此,在法律层面上进行科学、周密的制度建构显得十分必要,不仅有助于为该保险产品在宏观与微观两层面的经济价值提供运作平台,而且有利于推进公司法制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3.
董事篡夺公司机会之法律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机会”是一种新型的“期待权”。在英美公司法中 ,董事篡夺公司机会之禁止义务是董事忠实义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有别于竞业禁止义务。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成熟和完善 ,掌握信息、把握机遇是公司成功经营的关键 ,因而在《公司法》中强化公司董事的忠实义务 ,防范董事“篡夺公司机会”业已十分必要。英美公司法中“公司机会条规”值得我们批判地借鉴  相似文献   
104.
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在于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发挥独立董事相对独立的职能以加强公司内部制衡。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其薪酬息息相关,但我国现行法律对独立董事的薪酬问题并未作出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相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从法律层面探讨独立董事薪酬的合理性、形式及标准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引进独立董事和健全监事会制度是实现上市公司内部权力制衡机制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问题。在独立董事制度逐步推行的今天 ,我们不再需要质疑这一制度 ,而是要针对已经发现的弊端加以健全和完善。而发挥监事会的制衡作用 ,关键是要使监事会和监事的各项职权真正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 ,处理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 ,成为实现公司治理制衡机制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06.
董事对公司民事责任的诉讼追究是董事民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司法》对董事向公司承担民事责任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没有规定具体的董事民事责任诉讼实现方式。结合其他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规定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董事对公司承担民事责任的诉讼实现途径应当有三种形式,即公司直接提起诉讼、股东提起代表诉讼以及监事会代表公司提起诉讼,这样对规范董事的经营行为和维护公司的利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抗红  吴艳芳 《政法学刊》2008,25(1):63-66
现行法律制度强化了独立董事的民事法律责任,但法律重在落实,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外部环境,还应加强相关民事赔偿诉讼制度的建设。如:放宽对前置程序的要求保障证券投资者民事索赔权;适用有限制的判决扩张,加大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力度;完善派生诉讼条件规定,增强股东提起派生诉讼的可操作性;尝试建立公益诉讼机制,强化诉讼动机。实行这些措施必将强化法律责任对独立董事行为的约束,强化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8.
很多学者认为,股东选任董事是一种强制性的规范,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章程对选任董事的任何限制性规定都是无效的。股东同意的局限性可能使公司章程的某些条款难以反映股东的真实意思,但我们不能因此就禁止公司章程对董事选任作任何具体安排,应该允许公司在股东监督董事的基本框架内,设计各自的治理制度。对于公司章程中分类董事的规定是否有效,需要我们具体考察其是否剥夺了股东对董事的监督权,而不能一概认为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09.
论董事对公司债权人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的<公司法>修改在众多制度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也仍有些问题悬而未决,董事对债权人的责任承担便是其中之一.间接关系在特定情形下的直接化使董事对第三人,尤其是债权人承担责任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尽管我国公司法并未直接规定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但并不排除其他法律的适用和援引,同时董事对第三人的责任不能盲目扩大化,必须严格限定其适用的条件和界限,其性质只能是补充性的.  相似文献   
110.
近年来,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完善公司治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正是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利尝试。文章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等方面入手,对该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有利于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构的构建和创新。就本文的研究方法而言,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之以价值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