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49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94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25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意大利共产党的解体是西欧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损失,其原因表现在指导思想、组织构成、战略选择等诸多方面。意共解体的历史给各国共产党以深刻的启示,即只有始终坚持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始终坚持党的自身建设的正确方向,共产党才能在全球化的历史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82.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历史因素、外来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市场因素、政治因素、法制因素等。通过分析黑社会性质犯罪产生的成因,以期为遏制黑社会性质犯罪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3.
失地农民问题引发基层治安困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失地又失业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也日趋严峻。社会应对失地农民搭建平等的对话平台,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平均分配,有利于社会公正秩序的建立,而公安机关正是这其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4.
无因回避制度是为了实现审判的公正和效率,维护控辩双方的合法权利而设置的一项适用于陪审员的制度。我国在刑事司法改革进程中,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无因回避制度,规定该制度同时适用于法官和陪审员,并对无因回避的申请主体、申请时间及其限制进行明确规定,以起到提高该制度的利用率、保障诉讼程序的安定性以及维护司法权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5.
中国共产党建党80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理论创新,党才能与时俱进,永葆活力,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我党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两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历史性飞跃是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三个代表"的思想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崛起复兴和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86.
保证诉权与答辩权平等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理想的民事诉讼程序应当保证这一原则得到落实。我国《民事诉讼法》在构建诉权与答辩权的关系时,实行答辩随时提出制度,被告可以随时提出答辩状而不会导致失权,其目的在于确保被告能够对抗原告随时变更、增加诉讼请求,答辩被视为被告的一项诉讼权利。《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颁行后,原告变更、追加诉讼请求的时间受到了限制,答辩状随时提出丧失了制度基础,其缺陷日益彰显,构建答辩失权制度是克服这种缺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7.
大学生受骗案件初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受骗案件逐年上升,分析大学生受骗案件的发案原因、诈骗手段及作案特 点,提出防范对策,对保护大学生权益,净化大学校园治安环境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8.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理论与其政治理论具有密切联系。它的提出既是毛泽东主张新文化建设和实践文化革命的结果,也是出于反对国民党文化专制斗争的现实需要。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内容丰富,阐明了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与社会制度的宣传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区别,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如何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吸取中外文化以丰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以及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结成文化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等。  相似文献   
189.
由于各种规章制度建立的还不够完善,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强,对法律精神的认识不到位,致使司法鉴定工作产生同一案件多头鉴定、重复鉴定、鉴定结论的采信混乱现象。减少重复鉴定现象应尽快出台《鉴定法》,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各行业、各学科的鉴定标准,利用专家共同鉴定的形式来解决鉴定上的分歧,加大对鉴定人员管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0.
假冒伪劣食品主要是指假冒他人注册食品、假冒名牌食品、假食品和劣质食品.违法者制造伪劣食品的最终目的是用少量成本牟取更多的非法利润.为达到这一目的,不法分子使用各种手段争取消费者的信任.假冒伪劣食品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食品生产者道德观念淡薄,安全生产质量意识不强;出厂检测环节不严;质量监管体系不够健全;执法部门惩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