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41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1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和物质基础。本文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民族地区产生的危害,探讨了保护生态环境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治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对策,最后总结了六点可借鉴的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132.
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和物质利益的最大化,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生存与发展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只靠科技手段和经济手段,还必须进行化和价值观的调适,摈弃天人对立的观念,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3.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陈陈 《金陵法律评论》2002,(6):95-103,109
家庭教养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重视。该文综述了中外心理学家在儿童社会化研究中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成果,概括了近20年来,中国学者在家庭教养方式研究中呈现的诸如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系统走向微观、具体,进一步探究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尝试从更多方面寻找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等特点。家庭教养方式研究成果的取得,受到三方面因素的推动,首先,它与人类对自身探究的好奇心分不开。其次,它与儿童发展观念及理论的进展所产生的影响分不开。再次,它与心理学研究的现场化,研究手段的综合化、数学化所带来的影响分不开。  相似文献   
134.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是贵州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结论。因此,应该树立生态价值教育观,转变贵州经济发展方式,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5.
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它表现为物质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物质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人民民主权利的增加和人民民主程度的提高,它表现为政治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它表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它表现为社会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文明维度;科学发展观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它表现为生态文明的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生态文明维度。  相似文献   
136.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not a new form of civilization that will replace the current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but a basic structure or factor running through all forms of civilization (from hunting and fishing society to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and then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s). Information civilization is a new form of civilization following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Only after a new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en achieved will it be possible to susta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相似文献   
137.
生态城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且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我国在生态城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以武汉花山生态新城的建设作为案例进行考察,总结其经验和做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提出完善我国生态城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更好地推进我国生态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8.
生态意识主要包括生态认识、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参与。它的时代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它是生态理性转化为生态行为的中介,是整体自觉转化为个体自觉的中介,是学理自觉转化为生活自觉的中介。公民生态意识的提升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生态行为。  相似文献   
139.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陕西省委、省政府就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地处陕西南部的安康市在中省战略定位中,是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基础薄弱,用地条件较差,生态要求刚性。新型城镇化如何定位、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怎样加快推进,一直是各方面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0.
生态文明融入政治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就其实践层面而言,可在政治建设的基础、制度与价值三个层次分别设计具体融入机制,即基础融入——重构政治建设生态环境,制度融入——实现政治制度体系建设和制度执行的生态化,价值融入——实现政治建设价值理念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