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41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1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51.
Abstrac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outcomes-based management schemes in social impact bonds (SIBs) simplify social impact and often ignore the complex ecosystem of more powerful 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social problems. Using human ecological theory, it focuses on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SIBs across the OECD to show how the focus on clients and metrics at the micro scale fails to achieve broad outcomes and may even narrow social rights. By contrast, SIBs that focus on meso- and macro-level actors have more opportunity to effect systemic change and broaden social rights. However, SIBs are rarely focused on powerful private market actors.  相似文献   
352.
文章分析了生态思维的概念、特征和西部地区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的特殊性,提出生态思维应成为西部旅游开发的主体思维模式,并从效益权衡、开发评估、绿色GDP、绿色技术、生态管理、文化保护和生态教育等方面,对生态思维在西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3.
戚道孟  马凤岗 《中国发展》2007,7(2):40-43,67
传统物权客体理论在指导思想、物的特征表现、价值属性和使用方式等方面与节约型社会理念存在诸多矛盾。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物权客体制度需要以经济学的“效用主义”为指导,通过非市场评价法将物的生态价值货币化,从而建立一个以一般法和特别法相结合的法律规定为主体、以法律解释为补充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354.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论述.意义十分重大。芩文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建设生态文明的其他方针政策,系统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希望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355.
国际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包括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减少、土地资源状况恶化、水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已日趋国际化 ,严重危及到整个人类的生存。这些问题往往是在各国国内进行的国际法未加禁止行为造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本文指出了当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立法方面的缺陷 ,其中涉及到管理体制、立法意识、现行法律本身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文章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立法要加快与国际接轨 ,树立风险防范原则的立法理念等一系列措施 ,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56.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矛盾的二律背反,表明了人类正面对着严峻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人与自然的这种二律背反迫切地呼唤着人类的理性思维和哲学意识。马克思自然观中蕴含着许多难能可贵的解决生态问题的思想、意识、理念和路径,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相似文献   
357.
彭青霞  唐伟 《学理论》2010,(7):53-55
先秦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哲学、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情怀、取物有时有节的生态伦理实践精神以及制用天命的生态保护原则,在我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中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深入挖掘和梳理阐释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于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自觉意识、构建节约型社会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58.
排除危害类公益诉讼理论、制度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法学界大多从环境民事责任形式角度论述排除危害。然而,由于环境危害有公益危害和私益危害之区别,制度上理应有排除危害类公益诉讼与排除侵害类私益诉讼之划分。排除危害类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在于良好环境权的公法保护理念与法院司法审查角色拓展和职能限制理论。决策者应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综合考量我国现实状况,将排除危害类公益诉讼制度适用范围从环境污染类危害扩展到生态破坏类危害领域,并设计正当的诉讼程序和合理的裁判方法。  相似文献   
359.
该文分析了福建以社区大学为引导,创新乡村社会管理的几个成功模式,提出中国乡村重建的核心目标是在发掘乡村“在地化”的“民间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城乡互助、互动的教育、经济体系。为此,该文呼吁政府部门不断创造宽松的行政环境,扶持社区大学,推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发展管理过程,建设和谐和文明乡村。  相似文献   
360.
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创新性发展,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观、价值观、伦理观的转变,促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的生态化变革。科学发展观既是对生态化生产方式运作的时代召唤。又是生态化经济运行方式的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观既促进了关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及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认识,又是制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法律的科学指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