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4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41篇
中国共产党   85篇
中国政治   175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17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461.
独立的环境法益是否该当,争议较多。修正的环境法益理论认为基于传统环境功利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上“完备”的环境立法还缺乏独立的环境法益的保护。生态的环境理论基于自然存在的客观性认为生态的伦理学是“生态”(自然存在)与“伦理学”(社会性存在)的结合,在该结合体系下,人处于自然序列而非当然的“统治者”。如此一来,独立的环境法益的存在便只需要法规范的认可了。  相似文献   
462.
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否对区域和国际安全问题产生重要影响,甚至构成一种威胁?近段时期以来,西方流行一种新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生态环境威胁论"。诚然,目前中国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但是中国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就,生态环境建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中国正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现,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6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江泽民同志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阶段的重要价值目标,是一个理论突破.现阶段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464.
In this paper I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of knowledge and institutions in the context of First Nation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of Canada who have evolved management systems for fish and forest resources over hundreds of years. These management systems are viewed as institutions that are based on and apply knowledge systems over time. In the Nisga'a and Haida nations, knowledge systems guide management regimes that govern access,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harvesting, allocation of benefits and costs, technolog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the past hundred years these institutions and knowledge systems have come into conflict with knowledge and management systems imposed first by missionaries, settlers and colonizers and later from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governments and corporations holding tenure rights assigned by those government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gimes such as the Law of the Seas and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s conflict with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and knowledge systems by privileging one level of governance and consequently one form of knowledge and devaluing others. The paper is based on research conducted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over the past eight years, primarily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elders, decision-makers, and resource users, as well as observation of cultural and resource practices.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d the impacts of conflicting knowledge systems and the attempts to resolve those conflicts. The paper raises questions about knowledge systems and institutions, about institutional interplay, and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on local institutions as they come into contact and conflict.  相似文献   
465.
不理性地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会带来巨大的生态安全风险。面对2003年我国西部"圈水运动"对生态环境的威胁,现行法律基本上处于失语状态,没有从制度上提供有效的规制。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唯技术主义思想,地方政府经济利益上的独立以及环境资源管理的条块分割是产生上述问题的社会背景和促成上述事件的根本动因。如果不摈弃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工程技术政策导向,正视并保障地方的合理利益诉求,建立协调的环境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安全保护法律规定就不可能得到遵守,类似的事件也会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466.
法律生态化趋势初探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曹明德 《现代法学》2002,24(2):114-123
法律生态化趋势是生态伦理观在法律上的反映 ,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的革命是法律生态化的伦理基础 ,正是这种变化了的价值观引发了法律生态化的趋势。这种趋势表现为在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宪法地位以及创设新型权利 ,承认环境组成部分的内在价值及其有限的法律主体资格 ,承认非人类存在物的诉讼主体资格 ,生态本位的立法目的 ,民法生态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467.
论甘肃生态环境保护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在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研究国家水战略及南水北调工程中甘肃受益问题;搞好全省自然保护区的提升和自养发展;将生态环境建设与21世纪甘肃反贫困战略有机结合;构建长期支撑甘肃生态环境建设投资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68.
张春会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4,6(3):106-107,110
通过系统研究,定量分析了洛阳市2000-2002年3年间环境空气与水环境污染现状,系统探讨了该市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运用生态景观异质性理论和方法,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了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洛阳市改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69.
论生态美学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清 《思想战线》2003,29(2):54-57
生态美学的研究不仅要为美学视野中的生态环境创造必要的理论准备,而且还要直接为生态建设提供指导。生态美学可以为生态建设提供思路和方法,可以为人类利用自然提供合理的尺度,可以促进生态文明活动的开展,可以指导人们摆正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建设审美化的先决条件是把握生态美的基本特征,生态美具有偏重形式美、呈现多样性等特征。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真、善、美兼顾。生态建设要以真为基础,遵循生态规律;要以善为灵魂,力求美善合一;要以美为主旨,追求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470.
本文从新颁布的<防沙治沙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生态保护与扶贫相结合原则入手,分析了沙化地区生态保护与扶贫的三个重要冲突及对策、立法原因及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保障沙化贫困地区的环保事业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