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89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3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桂林状元文化体现了广西在科举制度时代“一带河山,少壮努力,出人头地,梦想成真”的“甲天下”精神..桂林状元文化的优势积累与科举文化的长期接力,是广西成为“大儒之乡”的文化渊源与推动力之一,也是广西人走向与走进中国的政治舞台与军事前台的推手之一。  相似文献   
22.
李兴国 《学理论》2012,(20):244-245
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利用课堂主阵地,巧妙地透过市场营销学知识的讲授,使高职生不断树立和谐意识、强化和谐精神理念,培养和谐能力,从而曲径通幽,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出力。  相似文献   
23.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公共行政学得以恢复与重建,并逐渐确立了其应有的学科地位,从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等院校公共行政学科学院化,建立了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专业性学术组织蓬勃发展,创办了一批专业学术期刊,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范式不断转换,研究方法不断改进,话语体系不断构建等。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在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构建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培育公共精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没有形成完备的本土化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的结构性失衡、公共行政的合法性危机等方面,仍面临较大的挑战。不过,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要立足现实,及时回应和满足社会变革的需要,创新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式与方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话语体系和本土化的公共行政学理论。  相似文献   
24.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对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中的"内圣"主要指内修向度的廉洁修身,是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基本要求;"以义为利"的价值观念是大学生实现廉洁行为的关键,是内修与外行的桥梁;"外王"主要指外行向度的廉洁修身实践,是大学生实现廉洁行为的过程和路径。  相似文献   
25.
弘扬劳模精神与培育一流教师具有相促相济的关系。劳模精神孕育和助推一流教师的职业发展,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是先决条件;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是根本动力;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是必要准则;勇于创新的工作方法是关键法宝;淡泊名利的工作境界是道义要求;甘于奉献的工作品质是永恒魅力。在积极弘扬劳模精神中着力培育一流教师,要在内容、形式、主体、效果上下功夫,着力坚定教师的信念、强化教师的热情、激发教师的共鸣、提升教师的能力。  相似文献   
26.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工会具有精神文化建设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构建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和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在教职工中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7.
创新精神是工会事业发展的动力,是永葆工会活力的源泉。工会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求新求异的探索精神、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迎接挑战的冒险精神、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人文精神。培育工会创新精神需要建设以创新为核心的工会文化,建构有利于创新的工会制度,把工会塑造成善于自我扬弃、不断探索创新的组织。  相似文献   
28.
和谐社会是我们时代的主旋律,促进或实现和谐是行政法学研究与行政法制实践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行政法精神、价值趋向、基本功能及其内在机理必将发生某种程度的转变,这些转变需要引起行政法学界的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29.
未来社会的一种精神自觉与生活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思想史这个角度看 ,人类自觉精神的拓展与深化是无所不及的。近代以来 ,人的自觉与主体精神的高扬使人的解放成了时代的主题。相信经历全球现代化的过程 ,人类自觉精神的拓展必将叠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仁善之域。仁、孝在未来社会作为人类的自觉精神和生活态度将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30.
弘扬中华传统道德精神是以德治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对于加强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应改进方式方法,从教学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坚持弘扬中华传统道德精神,着力创设中国式的德育环境;同时反对两种错误倾向,努力实现从传统道德教育向现代化道德教育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