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篇
  免费   26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4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89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3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深入理解青年志愿精神的内涵既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工作,也是社会现实的紧迫需要。自愿、无偿是青年志愿精神最基本的内在品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是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根本宗旨;发展、进步是青年志愿事业的生存主题,是青年志愿精神的理想意愿;奉献、共赢是青年志愿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高尚、崇高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恒久风貌。  相似文献   
92.
传统社会中的孝包含养和敬两方面内容。现代社会,法律主要通过关于赡养费的规定来实现养的部分。近几年法院试图通过判决子女的探望义务,即精神赡养来实现敬的内容。但精神赡养离传统中的敬还有一段距离,因为孝的实现必须有相关制度加以保证。传统社会中,孝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不仅有礼作为制度化的表现,而且有法为其提供赖以存在的条件。礼和法不仅实现了孝中的养,而且促成了孝中的敬。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情况下,精神赡养并不能真正实现孝所要求的敬的内容。  相似文献   
93.
警院精神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院精神是警察院校发展过程中具有超越历史、时代和文化之永久魅力的独特气质、内在品质和理想追求。警院理应培育和弘扬“警院精神”,通过借助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支撑和引领,加强人文管理,创品牌文化。把警院精神的培育、继承及弘扬渗透到人文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把警院精神升华为警院品牌文化的精髓,使警院精神的继承、培育及弘扬与品牌文化的创建同步。  相似文献   
94.
论公共政府的伦理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府的产生依据及其所担负的责任决定了其必须拥有一种价值依归,包括最核心的公正精神和与此相联系的一系列的伦理精神。公共政府伦理精神的构建和弘扬是现代政治生活和谐有序的根本保证,而政治制度的道德化和政治道德的制度化的双向互动及行政人员的伦理道德管理和训练是塑造公共政府伦理精神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5.
科学权威是科学共同体中拥有最高承认程度的阶层,是整个共同体评价系统的中坚和核心。科学权威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一方面对科学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局限及个人修养等原因,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客观公正地分析科学权威的积极作用及其消极影响并寻求应对之策,无疑对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6.
蒋海松 《现代法学》2022,(1):94-108
我国民法典汲取了优秀传统法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法文化既形塑了民法典的独特人文精神,也对其制度建构深具启示。在精神牵引上,传统文化的德法合治影响了民法典浓厚的道德关怀,重视抽象化的人之德性价值为人格权独立成篇提供了哲理论证,传统民本精神、“法顺人情”、天人合一思想、诚信文化都有其精神传承。在民法典制度安排上,继承了传统的典章治理智慧和通过法典化增强民族认同的政治使命,“有典有册”、律例统编的传统形式启发了民法典简约的立法技术。此外,在具体制度上,传统家事法律制度深刻影响了婚姻家庭编,传统典权制度为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进行了历史论证。民法典对民族特色的彰显并非偶然,其原因在于民法典是民族特质的法意凝练,法治发展趋势要求从法律移植到“中国之治”,通过民法典提振民族精神也具有世界经验。但传统法文化影响不能过度拔高,其诸多人文主张仅停留在观念层次,而缺乏制度建构。应对传统观念进行现代化的制度转换与批判性继承,引领新的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97.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精神系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国内的表现;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国际上的表现;勤劳勇敢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实际行动;自强不息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精神的这几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爱国兴...  相似文献   
98.
课程实施创生取向就是在教育情境中,教师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技能、智慧的基础上整合既有的课程变革计划,联合发明、建造、创造并自然生成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坚持党性教育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通过深化规律性认识、强化实践理念以及拓宽培训思路,充分调动起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党性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
在“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中 ,江泽民同志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提出来 ,使我们认识到了建设先进文化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就怎样才能始终做先进文化方向的代表 ,提出了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0.
当前,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纪律不严的问题在少部分领导干部身上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宗旨意识不强、理论与实际脱节、责任心与事业心不强等。在干部培训中,应该充分利用井冈山独特的红色资源,教育领导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增强党的纪律观念和永葆艰苦奋斗的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