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2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其价值在于满足社会主义多元化协商主体的多样化诉求。党既是多元协商主体中的特殊一员,又是协商民主的领导者、协商主体共同利益的维护者和不同诉求的整合者。所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核心价值集中体现在满足党的执政诉求、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党长期执政上。  相似文献   
14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广大青少年头脑,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而且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契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发展需要和接受习惯,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大众媒体等多方共同协作、相互联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43.
人权的本质特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要素,即自由和平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权要素的内容会不断丰富。人权是以主体的人为其立足之本的。作为主体的个人为实现更多更高层次的利益诉求,结成各种不同组织体、甚至国家,赋予这些组织体享有和行使某些人权,是个体人权活动的延伸和能力的提高。"普世价值"是以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的人群共同的利益需求为指向的,其目的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本文通过三种人权主体形式及相互关系的分析,对尊重人权与普世价值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各种人权组织形式设置的目的是为个人人权服务的,民族国家是人权组织的高级形式,它应当由本民族来决定和行使,我们反对西方借人权干涉他国内政。  相似文献   
144.
高校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在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社会实践、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和激励考核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认知、认同与践行,并在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和高校学生党员健全政治人格的稳定形成。  相似文献   
145.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构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维,它构成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和理论的内核。具体体现在:在对经济与政治关系的辩证把握中统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人与制度的互动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辩证把握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根本原则与制度变革;改革党的领导体制与加强党的领导的辩证以及制度自信与学习借鉴的辩证。学习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辩证思维对于指导当今处于攻坚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6.
民间法是在一定区域内,由习惯风俗长久演变而来的逐步制度化的规则,具有地域性、非正式性和内生权威性等特点。虽然民间法与正式的国家法有所不同,但它在维护乡土社会的稳定和解决婚姻家庭矛盾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应当重视并有效地利用在社会中起实际调整作用的民间法。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分析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解决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探索民间法司法适用的合理性,对我国法律继承和法律的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7.
墨子的法律价值观主要展现在:尚法法天的法律至上观、为仁兼爱的良法善治观、义正尚同的法律正义观、兴利利民的法律权益观和谈辩中效的法律商谈观。墨子的法律价值观以中国法律文化的“小传统”彰显了中国现代法律文化的“大传统”,映射着现代法律价值观的法律至上、仁爱兼爱、公平正义、义利相容、辨明析理等。通过弘扬“尚法法天”,促进法治意识的养成;光大“仁法”“治法”,助推良法善治;传承“义正尚同”,树立公平平等的法律正义观;倡导“兴天下利”的权益观,确保法治为民和保障民权以及借鉴“谈辩明理”的法律商谈,完善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从而实现墨家法律价值观的“创造性诠释”和“创造性转化”,为良法善治、为法治建设,提供最为原创的“法治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148.
身份犯的处罚根据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份犯的处罚根据问题是身份犯理论研究的基础性范畴,它直接决定了身份犯具体问题的展开。发端于大陆法系刑法中的"义务违反说"、"法益侵害说"以及建立在二者基础之上的"综合说"都不能圆满地说明身份犯的处罚根据;我国学者关于此问题的个别看法也不无纰漏。以"身份法益侵害说"作为身份犯的处罚根据,则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9.
疑罪不诉的核心价值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直接践行.是对我国司法实践中疑罪从轻传统思息的否定与制约,同时疑罪不诉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权利.节约司法资源.疑罪不诉在法理上产生的争议都与疑罪不诉的理论价值密切相关.司法实践中,证据不足标准难以理解把握.侦查机关补充侦查缺乏实际效果,疑罪不诉所产生的巨大社会反应等是疑罪不诉的现实困境.解决疑罪不诉理论缺陷与现实困境,应取消单独条款的疑罪不诉规定,作为法定不起诉的情形之一;加强证据不足特点与原因研究,明确证据不足的判断标准;明确规定疑罪不诉不应承担国家赔偿责任;通过司法审查疑罪不诉决定.保障被害人权利.  相似文献   
150.
孔子的政治伦理思想,在内圣层面,要求为政者加强以“仁”、“礼”为核心的道德修养;在外王层面,孔子主张通过恢复和重建尊卑有序的西周政治层级,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教化民众,以实现一种纯以道德礼教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