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5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126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2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命题,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指向,表征着和谐理念的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鲜明地彰显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必将给人民大众带来更大发展与福祉。  相似文献   
52.
唐忠民 《现代法学》2008,30(1):18-27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自由主义宪政观理论被大量介绍进中国,为相当部分学者接受。自由主义宪政观否定宪政的核心价值是民主,主张宪政的核心价值是国家权力的有限性,是保护个人自由。他们所说的个人自由的核心权域是私有财产自由,他们所说的国家权力有限性实质是以私有财产制度为基础的经济活动自治性,自由民主政体也不是所谓共和政体而具有鲜明利益色彩,当代自由主义者将个人自由的制度保障寄托于给司法注入政治功能。我们坚持民主是宪政的核心价值,实质就是要坚持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至上,规范、限制国家权力只能主要依靠民主进行,违宪审查也只能在民主制度的大框架内运作。  相似文献   
53.
论青年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成为引导青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指针,是因为两者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是在承认两者存在差别基础上的辨证的统一,统一于三个基本价值支点:强调主体自主意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体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4.
中国社会各个领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即大家都知道某种做法脱离实际、甚至知道是错误的,可是由于各种原因,人们不仅不能阻止它、纠正它,有的人反而趋之若骛,积极追求.结果导致经济的泡沫、政治的浮夸、学术的浮燥,甚至把小错酿成大错,把局部错误酿成全局性错误,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如何认识、分析和概括这种社会现象,既是进一步深化价值哲学研究的迫切需要,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实践提出的严峻课题.从价值哲学的角度可以把这种社会现象概括为虚假价值.这种虚假价值有它产生的原因.我们必须努力消除虚假价值产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55.
生命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与重要路径,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命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价值创造的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二是生命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三是生命教育提升了受教育者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能力。  相似文献   
56.
作为当代世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后现代文化思潮以其反权威、反中心、提倡多元、差异性和开放性以及主张平等对话等特点已经对我国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产生重大影响。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深刻了解其所处的文化场域前提下,树立适应当代青少年文化特点的价值观教育新观念:目标导向-从一元主流价值取向转向多元价值澄清与引导;身份关系定位-传统主客体关系转向主体间平等关系;内容选择-从关注历史经验转向现实生活;过程实施-从注重理性分析转向关注个体感受,在感性体悟中重建理性。  相似文献   
57.
论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奇迹的解释应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出发。近代以降,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过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三种进步的价值观。目前中国社会的多元化是三种价值观相结合释放出来的正常历史进程。只有以社会主义为主导的三种价值观相结合的综合意识形态作为主流价值观,才能适应、应对和处理多元社会的矛盾或要求,因为它体现了当代中国所需要的社会正义、民族大义和市场公正。社会主义政策的出发点始终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58.
当前贵阳市开展的"三创一办",是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大好时机。对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有利条件进行梳理,有利于"三创一办"工作中抓住重点,深入开展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59.
乡规民约的法治功用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乡村组织存在之日起,乡规民约便产生和不断衍生发展,并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历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然不能忽视乡规民约的价值和作用.回顾乡规民约产生的历史,揭示乡规民约的伦理性特点和法治功用,提出乡规民约的当代价值,旨在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自治的新途径,期望在健全和完善乡规民约的建设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0.
新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表现出相当严重的发展失衡状态,城乡发展失衡尤为突出,农村长期被边缘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矫正中国现代化发展严重不平衡状态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使我国现代化在新阶段实现协调、平衡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价值诉求的体现。在现阶段,国家的大力帮助和扶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以技术化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着力点;调整城市化战略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