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6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9篇
法律   110篇
中国共产党   42篇
中国政治   482篇
政治理论   72篇
综合类   1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独具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制度为我国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奠定了基础。协商民主能够在实现各民族有序参与自治权利、利益平衡、增强政治认同方面,在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存、包容差异、处理民族宗教事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应注重发挥政协和基层的协商民主作用,注重发挥网络协商平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中国自19世纪50年代开展民族识别工作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果。但就身处于西南边陲的贵州省而言,虽然也在民族识别工作的进程中努力探索并奋斗了60多年,但仍旧有数十万人的未识别民族存在,这既有历史的客观原因,也有主观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因此,对贵州民族识别工作的探析与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3.
本文通过对《贵州民族研究》1995~2005年载文量变化、论文选题分布、载文作者统计和论文被引用情况等作统计分析,来探讨该民族学专业期刊的学术资源构成特点及其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24.
解读西南少数民族崇尚的色彩语言—"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语言是指人类社会中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色彩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西南不少民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贵,就在于色彩语言中的"黑"能传递出他们所企盼的信息。影响民族尚黑习俗形成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西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二是原始宗教;三是历史上的文化接触与融合。但民族尚黑习俗的形成并不要求这三大因素必须同时起作用。  相似文献   
25.
文章在对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目标、教育、培养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26.
西北干旱地区农村集蓄雨水的所有权困境及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干旱地区缺乏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降水资源不丰富并且年分布不均,所以把有限的降水集蓄起来加以有效利用就成为解决当地农民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实践中通过集蓄利用雨水已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实中已经出现了集蓄雨水的买卖问题,尽快明确这部分水的所有权性质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然而,对集蓄雨水所有权主体归属及集蓄雨水工程的所有权主体界定等一系列问题在学术界和法律实务中却较少关注,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会影响甚至阻碍西部干旱地区农村集蓄雨水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7.
西南水电资源开发中少数民族移民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无论从水电资源的分布还是从开发程度看,大西南都是我国水电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移民问题在水电资源开发中从来就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西南水电资源开发在总体上形成了广大移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移民“念开发愈穷”的严重问题,必须通过等价赔偿、资源入股的市场化制度改革,以及对少数民族移民的特殊关注,方能理顺国家、水电企业与少数民族移民的经济关系,使水电资源开发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羁绊,成为国家、企业和当地少数民族移民共同发展、稳定、富裕的源泉。  相似文献   
28.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方法制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学华 《思想战线》2001,27(4):13-16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产、生活和传统文化习俗.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会因为文化差异而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仅靠统一的国家大法来解决是非常困难的,这就需要靠新的、有针对性的民族地方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执行来保证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和有序进行.所以,民族地方法制建设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9.
论中国民族聚落的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彦波 《思想战线》2001,27(2):38-41
我国民族聚落(即居民点的通称)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经济活动方式、家庭制度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聚落形成的原因不同,所表现的方式和呈现的景观也不同.聚落形成有一定的特殊规律,研究聚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对于进一步了解民族内部结构、民族间的关系,以及多元化的中国社会,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0.
本文对贵州民族法制建设的发展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和总结,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为健全和完善贵州民族法制,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