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4篇 |
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73篇 |
工人农民 | 17篇 |
世界政治 | 72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96篇 |
法律 | 115篇 |
中国共产党 | 42篇 |
中国政治 | 482篇 |
政治理论 | 73篇 |
综合类 | 11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54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82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34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56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贵州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新时期贵州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发展的思路,包括向国家提出给予的必要帮助和政策扶持,明确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努力方向,提高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贵州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262.
"文化中断"理论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西方教育人类学"文化中断"理论的产生背景,并借用了其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文化中断"的特殊内涵,认为"文化中断"是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最后从教育学的角度指出了减少"文化中断"对民族教育负面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63.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作者对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成就与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分析了云南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文章认为 ,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云南在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的宝贵资源 ,是云南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能够在西部乃至全国后来居上的坚实基础。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繁荣的时期 ,发展繁荣民族文化多样性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64.
在当前国内民族问题理论的研究中存在着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 ,影响着人们对一些概念的用法和对一些问题的理解 ,从而也影响着理论研究和具体民族工作的深入进行。此文从抛砖引玉的角度归纳了五个方面 ,并提出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仅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65.
对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及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城镇化是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但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复杂而艰难。发展民族地区城镇化 ,仅靠民族地区自身的作用远远不够 ,还必须有外部力量的有效拉动。 相似文献
266.
大石山区贫困县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党的十七大把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的决策,为大石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政策导向。在贫困大石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政府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扎实推进大石山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67.
民国时期,曾出现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的热潮。民国政府自上而下对贵州少数民族进行了8次调查,对民族名称、分布地区、人口数目、教育情况、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民族源流及土司情况等都做了调查,它是民国时期贵州少数民族情况的真实记录与反映。同时,贵州“民俗研究会”和“边胞文化研究会”等机构,也对贵州少数民族开展过调查。本文根据有关档案史料,就民国政府对贵州少数民族调查的情况及成果做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8.
仡佬族民间文学的区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仡佬族民间文学传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现就已出版的部分仡佬族民间诗歌、传说、故事,来分析仡佬族民间文学中体现出的区域性特征———生存环境、图腾信仰、思维方式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历史变迁中体察仡佬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宽容开放、博大善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69.
中国西南民族史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封建时代的研究是自发的 ,带有强烈的民族歧视和浓厚的政治色彩 ,缺乏客观性。 184 0年以后 ,西南民族史研究由自发转为自觉 ,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新中国成立以后 ,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调查 ,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以及学术著作、论文不断涌现 ,西南民族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人类进入 2 1世纪 ,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学者们只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不断地拓展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西南民族史的研究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270.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土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族教育既包括对主体民族的教育,也包括对少数民族的教育,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教育却处于区域失衡状态。为了实现国家的教育振兴,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必须紧随时代,立足民族实际,探讨本土化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