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192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18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价值取向与历史演进——我国侵权法归责原则立法之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归责原则居于侵权法的核心地位.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需求导致了不同归责原则的出现.构建适应现代民法发展的侵权法归责原则体系是我国制定民法典面临的一大问题.我国侵权法归责原则应由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与公平责任原则组成.  相似文献   
103.
法律语言风格的演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代代相习,逐步形成了法律语言自身的格调。在演变过程中,遣词造句越来越准确、简明、平实,法律语言文本越来越程式化、多样化,法律语言风格必须同社会发展相适应,因为法律语言风格演变不仅受语言文字自身发展水平制约,更主要受法律文化语境的制约,文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法律语言风格演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法律语言背后的法文化状态及其对法律语言风格的影响,对当前法律语言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刘彤海 《河北法学》2004,22(4):99-103
关于中国民法典的结构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以梁慧星先生为首的观点主张采潘德克顿式,亦即德式;以徐国栋教授为首的观点主张罗马式,亦即法式,徐国栋称前者是物文主义,后者是人文主义,两种观点相持不下。试图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资资料的生活方式作为民法典结构的起点,据此对梁慧星的民法典构造模式作了部分修正,并从逻辑和现实的视角探讨民法典的合理结构,进而阐明中国民法典的结构应是历史的、逻辑的和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5.
法律推理中的法律理由和正当理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保生 《法学研究》2006,28(6):80-88
法律推理具有逻辑方法和审判制度的双重属性,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前者向后者的演进过程。法律推理是一个综合运用法律理由和正当理由的法庭决策过程。法律解释作为该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以正当理由阐释法律理由而获得法律推理大前提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6.
为分析8株Ⅰa型和10株Ⅱ型牛源无乳链球菌的sip基因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并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后测序,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和构建了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18株菌株的sip基因全长均为1 305bp,无基因缺失。8株Ⅰa型菌株之间的si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8%~100%和99.5%~100%;而10株Ⅱ型菌株之间的si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18株菌株与其他不同来源、不同血清型参考菌株相应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8%~100%和96.8%~99.8%。sip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18株菌株处于2个不同的大分支上,其中Ⅱ型菌株处于同一分支上,与中国菌株Mf32和美国菌株GB01068、GB01089的亲缘关系最近,而Ⅰa型菌株处于另一个分支上,与中国菌株Ly2和美国菌株GB00549的亲缘关系最近。说明8株Ⅰa型菌株和10株Ⅱ型菌株分别来源于不同的菌株,但它们的sip基因同源性很高,而且与参考菌株的sip基因相比,目前仍属于保守基因。  相似文献   
107.
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其内在逻辑结构的外部延伸,诠释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必须内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构建过程和逻辑结构。劳动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劳动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含蕴着马克思主义的逻辑整体。劳动范畴的科学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生成过程的缩影,成为马克思、恩格斯剖析人类社会演进问题的主线。劳动范畴的理论图景是马克思主义逻辑结构的映像,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各个理论模块的枢纽。因而,劳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内核,为呈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在结构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8.
Critical race scholars have called into question the objective neutrality upon which much positivist social science rests, arguing that it discursively masks how whiteness underpins the normative purview of research design and findings. As the scholarly securing of whiteness takes shape through explicit and discursive mechanisms,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it is manifest in criminological research through an intertextual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peer-reviewed scholarship. Examining 558 articles in five recognized journals, this paper documents how blind spots towards race and racial stratification surface in criminological research, arguing that most of the articles analyzed do not simply ignore White privilege; they actively uphold it.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y do so through two means: first by whitewashing race, that is, disregarding how race and racism can differentially affect acts and trends of crime and deviance, and secondly, by narrowly representing race as merely explanatory variable without querying the broader power relations it marks. After discussing how these patterns reveal and uphold whiteness as a normative value, we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preliminary steps aimed at exposing and unpacking how White logic informs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09.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民共富是关键和短板。新时代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必然逻辑: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也是农民实现美好生活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但当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难题,表现在:大部分农民收入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大多数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较落后,部分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等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加快农村产业振兴,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激发农民勤劳致富内生动力,扎实促进新时代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0.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study the logic of behavior of local governments for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ssword” of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promotion of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bil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tructure-function, governance processes and organizational system, the paper reviews the behavioral logic of local government over the past decade. It concludes that institution is a core element which affects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research transforms from the determinism which formal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plays a decisive role over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mutual construct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s, local governments and local social institution, from normative research to empirical research, from a macro-level to meso-level, from organization to organization field. In the future, empirical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are recommended, focusing on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strengthening, weakening or re-institutionalizing in inter-governmental or organizational interaction, for more exploration into the general logic of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