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6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191篇
中国共产党   35篇
中国政治   108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18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出发理解现代性的矛盾问题,需要紧紧把握住资本的逻辑。现代性内涵于资本的逻辑,行进于资本的矛盾裂变之中。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居于现代性矛盾的核心,从内部规定着现代性矛盾的本质。  相似文献   
92.
万斌和陈柳裕的著作《西方法理思想的逻辑演变》采用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研究西方法理学。在该著作中,作者提出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视角理解西方法理学的历史发展,回答了西方法理学中法律的"规律"、"意志"和"功能"等问题,并且对20世纪西方法理学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进行评述。总之,该著作将西方法理思想在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下予以整合,为读者提供了一幅西方法理思想演进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93.
生态资本主义是当前西方学界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其部分理论观点对于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但它将生态危机的出路归结于“市场主义”和“技术主义”,并以当下资本主义世界的生态状况来佐证资本与生态相统一现实可能的运思路径和核心观点,忽视了资本对全球生态资源盘剥的历史与资本主义国家转嫁生态危机的现实,没有洞悉到资本和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本质。资本主义私有制及生产方式所产生的资本逻辑,总是在最大化“不费分文”侵占自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只有通过对资本的驾驭和导控,激活资本的生态活力,才有实现资本与生态相统一的可能。  相似文献   
94.
张柏英 《行政与法》2010,(12):29-31
本文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紧迫任务、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回顾、科技创新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比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数理逻辑与阶段特征和加快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等方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5.
选用干部"以德为先"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沿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又红又专"思想,陈云提出了"德才并重、以德为主"思想,周恩来提出"政治上可以信任是挑选干部的先决问题",邓小平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并强调"首先是要革命化",江泽民提出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促使干部立德,胡锦涛明确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9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工流动机制变迁经历三个基本阶段:1978-1992年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体的产业流动机制建设时期;1992-2002年以国企改制和非公经济发展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建设时期;2002年至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乡一体发展体制建设时期。其基本特点与历史经验是:第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建了农民工流动机制的基本框架。第二,从城乡二元流动机制走向城乡一体流动机制。第三,从产业流动机制到地域流动机制有序放开。第四,在城市流动机制中,以沿海城市与中小城市为吸纳主体。农民工市民化以小城镇为吸纳主体。改革以来农民工流动机制变迁,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97.
为分析8株Ⅰa型和10株Ⅱ型牛源无乳链球菌的sip基因特征和遗传进化关系,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并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后测序,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和构建了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18株菌株的sip基因全长均为1 305bp,无基因缺失。8株Ⅰa型菌株之间的si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8%~100%和99.5%~100%;而10株Ⅱ型菌株之间的sip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和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18株菌株与其他不同来源、不同血清型参考菌株相应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8%~100%和96.8%~99.8%。sip基因的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18株菌株处于2个不同的大分支上,其中Ⅱ型菌株处于同一分支上,与中国菌株Mf32和美国菌株GB01068、GB01089的亲缘关系最近,而Ⅰa型菌株处于另一个分支上,与中国菌株Ly2和美国菌株GB00549的亲缘关系最近。说明8株Ⅰa型菌株和10株Ⅱ型菌株分别来源于不同的菌株,但它们的sip基因同源性很高,而且与参考菌株的sip基因相比,目前仍属于保守基因。  相似文献   
98.
"满洲帝国协和会"作为殖民统治者在东北地区"唯一思想、教化、政治的实践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改组机构,不断调整与政府、关东军的关系。意在由单纯的精神母体,最终演变成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多方位对中国东北地区展开侵略的工具。其中尤以"表里一体"的1936年改组以及"二位一体"的1941年改组对协和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本文以年鉴性质的《满洲国现势》为主要研究资料,对这两次关键性的改组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99.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New York Times' definition of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and its portrayal of the social movements that successfully challenged Communist authority in Eastern Europe. The analysis is located within and draws its significance from two research traditions. The first examines the degree to which media texts have a polysemic character, while the second tradition has explored the influence of Cold War ideology on the American news media's definition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 Times' definition of the Cold War, its portrayal of the emerging post-Cold War world, and its depiction of collective action produced a text characterized by limited polysemy. This restricted polysemy was a product of the newspaper employing frames that resonated with American political values, excluding or minimizing frames divorced from mainstream American political beliefs, constructing a selective tradition in its definition of the past, and limiting the polysemic implications of particular frames.  相似文献   
100.
我国工农业发展与资源配置方式直接相关。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城乡工农业部门资源配置的隔离格局,造成农业生产的"内卷化"及城市工业低效率和高消耗的恶性循环;市场取向改革条件下形成城乡工农业部门资源配置的双向互动格局;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和农业资源向城市和非农产业逆向流动;以工哺农背景下的包容性增长体制使工农业部门资源配置和流动趋向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