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2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50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68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2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21.
522.
社会进步为青年发展提供了土壤和空间,青年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浙江青年将以自身日益饱满的精神创造新的天地。文章力图从观念、行为、现实三个层次探求新时期浙江青年的总体形象、鲜明特征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为浙江共青团以及青年工作提供思想支持。  相似文献   
523.
诈骗罪中的财产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泽善 《北方法学》2013,7(4):100-109
诈骗罪是事关财产的犯罪,诈骗罪的成立应当要求被害人具有财产损失,即在未遂的情况下,要求欺骗行为具有造成被害人财产损失的危险性;在既遂的情况下,则要求诈骗行为造成被害人现实的财产损失。整体财产减少说、形式性个别财产减少说以及折中说均有不足之处,因此,诈骗罪中的财产损害应当以实质性个别财产减少为基准进行判断,即综合处分行为前后财产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以处分后的财产是否受到损失为基准进行判断。另外,相应给付,欺诈性乞讨、募捐,欺诈性权利行使均可以成立诈骗罪。  相似文献   
524.
冉克平 《法律科学》2010,(4):119-125
与加害人的过失不同,受害人的过失并非违反不得侵害他人权益的义务,而是违反了对自己的保护义务,此种义务在法律上是一种不真正义务。对于受害人的过失的判断,应以受害人尽到与处理自己事务一样的注意义务而非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为标准。为保持现行立法与司法的稳妥,可以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具有过失相抵能力,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具有过失相抵能力。在未成年人遭受他人侵害,其监护人未尽监护职责导致损害的发生或扩大的情况下,若监护人违反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未成年的受害人应该承担监护人的过失,在斟酌损害赔偿数额时,实行过失相抵。  相似文献   
525.
批评语言学认为,任何语言运用都具有意识形态意义。随着人们对语言和意识形态关系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批评语篇分析的手法来分析媒体语篇的语言特征。从语言学的角度,运用批评语篇分析手法对比分析China Daily和The New York Times关于玉树地震的报道,从词汇分类、转换、情态系统三方面探讨这两家媒体对于该事件报道中的语言运用的差异以及产生原因,可以揭示中西方媒体所蕴含的不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26.
分析预期利益损失与信赖利益损失的内涵、区别,归纳针对预期利益损失与信赖利益损失关系的各种观点,探讨与信赖利益损失有关的举证责任、归还与预期利益损失的分别、替代商品等问题,并结合案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27.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缔约过失责任,但是对其损失的赔偿范围,包括如何确定机会损失等问题,并没有规定.为了更明确地界定缔约过失损失的范围,对缔约过失责任的定义、性质以及确定损失范围的原则等同题进行了探讨,并且通过一个典型的例子具体分析了机会损失如何计算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28.
传统形式的虚假广告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当前层出不穷的网络虚假广告更是严重阻碍和制约了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地发展。网络虚假广告犯罪具有情报信息不易收集、管辖权难以确定、犯罪认定标准不明确、电子证据不易收集和保全等特点,使得针对此类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受到极大的挑战。目前,我国尚无专门针对网络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定。所以,研究网络虚假广告犯罪并寻求此类犯罪案件的侦查对策显得颇有必要。  相似文献   
529.
方斌 《犯罪研究》2010,(3):40-47
目前通过诉讼程序对无辜者作出的虚假有罪供述识别乏力,可识别的案件种类较少且具有被动性、偶然性、滞后性特点。为此,应将识别的重心前移至侦查阶段,拓展识别的路径,对无辜者的言语、非言语行为、生理心理及供述内容本身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530.
针对国有企业改制巨额资产流失的个案中具体存在的情节,进行刑事认定。在分析个案和国有企业改制资产流失中多发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国企改革中存在法制教育缺失、主管部门管理监督不力、资产评估单位诚信不够、第三方监督和透明性的不足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