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篇
  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6篇
法律   140篇
中国共产党   54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23篇
综合类   2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农民收入增长率较低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三农”问题的焦点。从农民收入增长率、1997年后农民第一、二、三产业纯收入增加额占农民每年纯收入增加额的比重、城镇居民购买8种重要农产品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两个比重首次低于50%和一个比重首次超过50%的变动、日本和韩国的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等多方面综合分析可见,近9年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力量的转变时期:即农业的发展由主要依靠农业的内生力量转变到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相结合共同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82.
五四启蒙者对于人权问题的不断探索是这一时期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五四前期的人权思想主要围绕着自由、平等、独立人格的主题,针对的是束缚中国国民个性与精神的封建礼教与专制独裁;五四后期的人权思想则在各个流派的争鸣中继续演进,体现出了更多的救亡图存的色彩。五四启蒙者将人权与宪法相联系,将人权与国权相比较,阐释了人权以自由为核心,以平等为前提的基本理念,体现出了知识界对国民个体权利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83.
晚清学术与经世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占元 《理论学刊》2004,2(3):91-94
经世致用是儒学的传统。在晚清学术史上,无论是治今文经学的魏源,还是力主宋学的曾国藩,或是兼宗汉宋的张之洞;不论是强调公羊学的康有为,还是宗师汉学的章太炎,他们都踏上了经世之途,顺应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促成了晚清经世思潮的兴起。  相似文献   
84.
保证责任期间的性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证期间是混合的除斥期间 ,是相对意义上的不变期间 ,根本上的除斥期间 ,其根本作用是除权 ,对此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保证期间不适用中断、中止、延长等规定  相似文献   
85.
Qin HJ  Li F  Ma SL  Mo YN 《法医学杂志》2006,22(1):65-66
围产期母婴死亡所致的医疗纠纷在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中占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本文从死者性别年龄、涉及医院、尸检结果、医疗行为过错情况等方面统计分析了49例围产期母婴死亡的医疗纠纷尸检案例,揭示了围产期母婴的常见死亡原因、医疗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原因等,希望能对该类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医疗纠纷的正确处理和防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6.
论抗战时期桂林人口伤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军的侵略给桂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整个抗战时期,有确凿数据或事实作为依据的官兵阵亡人数 为6729人。根据战争损失专家提出的比例(即负伤与死亡的比例约为2:1)计算,则抗战中桂林籍伤亡的官兵和在 桂林伤亡的其他省籍官兵的人数约为20000人左右。而民众死亡的数量根据人口的发展情况判断应在《广西年鉴》 所记载的数字的基础上再加上1万人,即约为3万人。  相似文献   
87.
消费者概念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红 《行政与法》2005,15(1):100-102
消费者是社会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接受者,是购买、使用、持有、处分、接受商品和服务的人,是具有最终消费行为的主体。判断消费者的依据是最终消费行为,不应考虑行为者的目的、动机:是否以盈利为目的;是否为满足“生活需要”。在单位以最终消费主体而非以经营者身份与其他经营者形成的生活消费关系中,单位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88.
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学校教育及其特点,对于新时期加强干部学校建设,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authoritarian elements of Eastern European nationalism from an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 focus is on the case of Latvian nationalist ideas and particularly the authoritarian nationalism serving the interests of the Kārlis Ulmanis regime between 1934 and 1939. The evidence is collected from the political writings of nationalist intellectuals, who are treated as the authors of Latvian nationalist philosoph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nationalist intellectuals were willing to accept authoritarianism as a realization of their visions of perfect national existence. Consequently, Latvian nationalism lost its conceptual independence and became an instrument of Ulmanis’ political rhetoric. Thus, the article provides insights about the complex relations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al power.  相似文献   
90.
张建文 《现代法学》2012,(5):137-144
自"前苏联解体"20多年以来,俄罗斯物权立法逐渐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物权观念,不断地向着传统物权法的类型与体系回归。通过渐次的多级转换,俄罗斯物权立法从"所有权中心主义的物权立法"向"他物权日益凸显的物权立法"转化。近年来通过"《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完善计划"的实施使之具有了与大陆法系之德国法传统的物权法相类似的体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