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7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1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当下,世界各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已然表现为非刑罚化以及适用灵活程序的特性。与此相适应,中国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改革也取得了巨大成就,部分改革甚至超越了现有法律的框架。对此,理论与实务界对现行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不同观点博弈背后的实质是当今刑法学界存在的实质刑法观与形式刑法观之龃龉。对当下中国未成年人司法改革中出现的不同观点进行剖析,找寻其应然的理性向度已成为当前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2.
储户存款被冒领的责任的判断,应根据储户的请求权基础裁量储户及金融机构的责任,对双方的责任应综合整个案情综合判断。但是在开户人或取款人递交的存单、身份证件等均真实的情况下,对取款人与身份证上的照片相符,金融机构只能按照其履行审查义务的能力在合理范围内作形式上的审查。  相似文献   
133.
民法与商法构成了传统私法的整体 ,但是 ,民法与商法的分立或者合一争论此起彼伏。我们不仅要问 :民商分立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还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是科学的分类还是历史分类 ?即使是在今天西方许多学者呼吁建立民商合一的具有法典化传统的国家 ,也只是“雷声大而雨点小” ,象德国、法国这样的较早地拥有民法典的国家 ,民法与商法的合一也没有完成。理性与单纯的价值判断并不是推动民商合一的全部因素 ,更不是决定性因素 ,而历史与传统才是商法产生的基础 ,也是其存在的基础 ,也是民商分立的真正支持 ,也许正是历史与传统的因素真正阻碍着民商合一。  相似文献   
134.
基于路径依赖的微观视角分析,中越两国在权力监督改革方面呈现出三个方面的异同。即,在正式规则方面,两国在改革的深层动力与实践取向上具有共同性,而在宪政制度、国家治理模式、法律规制等方面由于历史传统不同而表现出了差异性;在非正式规则方面,两国改革的共同障碍来源于权力崇拜与服从型政治文化的影响,而意识形态与文化信仰的差异则导致各色监督学说亲疏有别并使得两国权力监督改革表现出不同的变数;既得利益群体在体制变迁惯性推动力方面,其共同性表现为态度认知与风险成本使得内发式监督几无可能,而差异性则表现为由权力红利的积累速度、总量及对社会分配的影响而导致不同的改革难度与压力。从本质上看,中越两国权力监督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执政党对改革是否保持有效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135.
文章扼要阐述了“形态物证”与“实验室物证”的区别和联系,论述了“形态物证”的概念、基本内容及其作用,分别论证了尸体形态、血液形态、燃烧形态……等十二种“形态物证”在现场勘查中所能提供的显性和隐性信息内容,揭示了形态物证在案情推断和重现犯罪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6.
深受南宋时代商贾精神影响的陆游的诗文创作,增添了一些新变的因素:由唐代李白、白居易等人的“悔作商人妇”,到陆游诗中的“宁嫁与商人”,张扬商人妇甘居市民(包括商贾)阶层、反叛封建权势的精神;从中唐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的“贾雄则农伤”,到陆游以羡慕之情看待商贾的逐利与享乐;从北宋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注重内政的弊端到陆游注重外敌的入侵,将重商忧商之意与抗金爱国之情交织在一起,诗风悲壮苍凉,骨气奇高,显示出新的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与洪迈的《夷坚志》等小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37.
刑事法治国包含形式的刑事法治国与实质的刑事法治国。两者的冲突体现为刑法规范的可预测性或安定性与刑法规范的妥当性之间的对立,并在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两方面展开,成为法治国建构中的最大难题。对于形式的与实质的刑事法治国的取舍问题,不可过于置重其一,而应采取以形式法治国为主、实质法治国为辅的两者兼并吸收的包容性刑事法治国模式。在坚持形式正义优先和形式合理性的前提下,以实质正义为价值基础对刑法规范进行合目的性的实质解释,以此为基点,在中国的刑事立法与司法层面展开刑事法治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8.
司法自由裁量权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贾敬华 《河北法学》2006,24(4):80-87
如果运用得当,自由裁量权能够很好地沟通形式正义和实体正义.但是,如果自由裁量权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并未巩固,那么广泛赋予法官这种权力反而会削弱法律信仰并摧毁新理念.因此,在法官的职业素质、职业伦理和独立性尚存缺陷的环境里,应诉诸立法理性、奉行规则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39.
Guide to Authors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2014,(1):I0002-I0002
正Publish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is China’s first English-language journal on diplomacy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for formal circulation.The magazine mainly publishes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scholars and specialists on China’s diplomacy,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der such columns as China’s Diplomacy,International Relations,International Politics,International Security,Regional Issues and World Economy.  相似文献   
140.
Neopatrimonialism has emerged as the central conceptual label applied by scholars to understand the politics of the Central Asian republics. Like the use of neopatrimonialism in other regional setting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has become susceptible to concept misinformation and stretching. Adopting a critical 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ree significant problem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eopatrimonialism in the study of Central Asian politics: its appropriateness and operationalisation; the difficulty in ontologically and empirically untangling the formal and informal; and an inherent normativty in its application. While not advocating an abandonment of the concept, the article considers instead how it can be used better in conjunction with additional analytical approaches and/or concepts. The article proffers that a focus on either formal-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discourses of power; and the concept of ‘multiple modernities’ would aid comprehension of the region and resolve the three issues highlighted in this 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